ZAKER吉林 2022-12-26
年终盘点丨这一年,央媒这样报道吉林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今年以来,吉林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 三农 " 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 " 藏粮于地 "、" 藏粮于技 ",坚决扛牢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确保粮食丰产、农民增收。

从春耕、夏种、秋收到冬藏,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央媒持续聚焦吉林现代农业发展,用一篇篇有力度、有深度、有高度、有温度的重头报道,全景展示了吉林省多举措筑牢国家安全 " 压舱石 ",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及取得的实效。

3 月 9 日 " 新华社 " 刊发新闻,报道了今年备耕期,吉林省各地积极保障农资供应、谋划扩大种植、丰富农技培训,为备耕做足准备。

央视《新闻联播》在 4 月 6 日、8 日、9 日,持续关注吉林省开辟绿色通道,做好春耕备耕工作。4 月 17 日以《抢农时保春播 全国水稻生产全面展开》为题播发新闻,重点关注了吉林省加快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通过产粮大县振兴、盐碱地综合利用等,到 2030 年,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 1000 亿斤。

5 月 1 日 " 人民网 " 刊发新闻称,当前吉林省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松懈、一手抓春耕生产不动摇,稳步推进春耕生产,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的责任和担当,把粮食安全的基础夯得更实,让压舱石的作用更加稳固。

10 月 10 日,央视《新闻联播》" 在希望的田野上 " 专栏中播出了《全国秋粮收获近六成》的新闻,其中报道了在吉林四平,为了提高农户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积极性,当地按照秸秆覆盖程度分 3 档实施差异化补贴,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平均亩产增加了近 150 斤。

10 月 12 日," 新华社 " 播发新闻,关注吉林省重点围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提升农民受教育水平等 5 大主要任务开展培训,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10 月 13 日出版的 " 人民日报 " 在《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非凡十年》中刊发新闻,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林持续打造 " 吉林大米 " 品牌,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中高端大米年产量由 11 亿斤增长到 20 亿斤以上,全省水稻加工业产值由 140 亿元增加到 260 亿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10 月 20 日,新华社客户端播发新闻《吉林秋收一线见闻:玉米水稻收获忙》,通过走访吉林省农安、德惠等多个粮食主产区,关注了吉林省各地推动农机、农技、农艺深度融合,确保粮食稳产丰收的举措。

11 月 14 日," 人民网 " 首页和 " 人民日报 " 都刊发新闻《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吉林推进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报道说,吉林省人参产量占全国总量 60% 左右,作为优势特色产业,人参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吉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吉林省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创建产业集群的形式,努力把人参产业打造成为千亿级优势产业。

今年吉林省粮食产量达到 816.16 亿斤,比去年增加 8.32 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单产位居十大产粮省第一位,吉林省已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压舱石。对此,12 月 13 日的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均推出报道,为农业大省吉林的再度丰收点赞。

12 月 24 日,《瞭望》新闻周刊在 " 治国理政记事 " 专栏刊发重头报道《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报道了吉林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坚决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报道说,吉林省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打造 " 吉字号 " 特色品牌,做好 " 粮头食尾 "" 农头工尾 " 增值文章,推动粮食产业全链条升级。

来源:吉视通客户端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吉林 新华社 乡村振兴 央视 新闻联播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