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1 月,广州面临疫情严峻考验,居民消费和出行严重受阻,消费市场明显承压。但线上消费较快增长,药品零售增势良好,新能源汽车持续畅销,带动消费品市场承压前行。广州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 — 11 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496.86 亿元,同比增长 1.9%,增速比 1 — 10 月回落 1.3 个百分点。
线上消费逆势增长
网上无接触购物快速发展,广州市线上消费延续快速增长势头,有力保障居民基本生活。1 — 11 月,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 2268.15 亿元,同比增长 12.4%,拉动全市社零总额增长 2.7 个百分点。其中,各大电商平台和企业共同参与 " 第二届广州‘ 11.11 ’城市购物节 ",生鲜类及家电类电商企业开展的优惠促销活动成为节庆消费的一大亮点,朴朴和国美电器等企业合计零售额同比增长超 1 倍。
药品消费增势良好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中西药品需求显著增加,推动医药品消费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1 — 11 月,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实现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 413.59 亿元,同比增长 11.1%,拉动全市社零总额增长 0.4 个百分点。其中,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以及小柴胡颗粒等中成药成为新冠感染者用药的首选,带动中成药增速明显快于中西药品整体水平。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实现中草药及中成药类商品零售额 36.25 亿元,同比增长 22.4%。
新能源汽车持续热销
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出行工具逐渐更新换代,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亲睐。同时,为了支持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发展,广州给予购车者最高补贴 1 万元的优惠,推动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1 — 11 月,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实现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额 335.40 亿元,同比增长 91.0%。在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拉动下,全市汽车消费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实现汽车类商品零售额 1138.96 亿元,同比增长 6.0%,拉动全市社零总额增长 0.7 个百分点。
采写:新快报记者王彤 通讯员 穗统宣 周思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