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12-27
多项试验评价连花清瘟控制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效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新快报讯 在新冠疫情中,连花清瘟多次被国家卫生健康委作为推荐用药,写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成为对抗新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实际上,连花清瘟并不是面对疫情才能派上用场,据悉自 2004 年获批上市以来,由于其广谱抗病毒、抑菌抗炎,调节免疫的特点,一直被临床上广泛用于感冒、流感等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据悉,从目前中医处方组成、基础实验数据、临床试验数据等多个维度的数据分析也再次证明:连花清瘟胶囊 / 颗粒(以下简称 " 连花清瘟 ")治疗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是有效的。

连花清瘟组方药物包括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共 13 味中药。连花清瘟组方中源自汉代、明代、清代三朝治疗瘟疫名方,在现代临床与药效研究、网络药理学研究中对于当代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的确切作用也得到了证实。

实验数据也证明了连花清瘟具有广谱抗病毒及抑菌作用。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通过治疗给药和预防给药证实,连花清瘟可多环节抑制甲型流感病毒 H3N2,具有综合抑制、预防病毒吸附、抑制病毒吸附后复制增殖以及直接杀伤病毒作用。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采用预处理、共处理、后处理三种不同给药方式,证实连花清瘟可延长 H1N1 病毒感染小鼠平均存活时间,减小感染小鼠肺指数,减轻肺组织炎症病变,保护小鼠肺组织,同时该药对 H6N2、H9N2、H7N9 在内的多种流感病毒亦具有广谱抑制作用,调节病毒感染免疫反应。此外,研究证实连花清瘟明显抑制流感病毒 FM1、副流感病毒,有效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肠道病毒 71(EV71)、柯萨奇病毒。

最新研究证实,连花清瘟显著抑制新冠病毒(SARS-CoV-2)活性,具有剂量依赖性,且抑制病毒感染细胞空斑形成,显著抑制 SARS-CoV-2 诱导炎症因子 TNF-a、IL-6、MCP-1 和 IP-10 的 mRNA 过度表达,呈剂量依赖关系。该实验室还证实,连花清瘟对新冠病毒 omicron 变异株感染诱导的细胞病变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达到抗新冠病毒的作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多家科研机构证实,连花清瘟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甲氧西林耐药菌株细菌生物膜形成。同时,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研究表明,连花清瘟可抑制流感病毒 A/PR/8/34 继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重症肺炎,抑制病毒叠加细菌感染导致的肺上皮细胞黏附因子表达,抑制组织中促炎因子 IL-6、IL-8、TNF-α 表达,降低炎症细胞的浸润,还证实连花清瘟可缓解 H1N1 继发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肺损伤。

与此同时,连花清瘟还具有退热抗炎、止咳化痰作用。该药可抑制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肺部感染和炎症反应,通过抑制 IKK/IκB/NF-κB 信号通路,抑制炎性细胞浸润,改善肺泡上皮细胞和肺血管内皮细胞连接蛋白表达,缓解肺组织损伤;降低 PM 2.5 急性暴露大鼠肺泡灌洗液和血清中 IL-1、IL-6、TNF-α 水平,抑制肺部炎症损伤;抑制中性粒细胞在气道和肺组织中聚集,改善肺组织病理损伤。体外和体内实验均证实该药通过降低 MCP-1 表达量和单核巨噬细胞在肺部感染灶的趋化和募集,降低病理性炎症损伤,阻断急性肺损伤模型动物病情进展。此外连花清瘟可延长小鼠氨水引咳的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减少豚鼠枸橼酸引咳的咳嗽次数,增加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泌量,从而稀释痰液,便于排出。

据悉,连花清瘟从新药研发之初已采用临床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后续围绕甲流、新冠肺炎不同类型患者均遵从循证研究要求,开展规范、权威的临床研究,并获得扎实可靠的临床数据支持。

2020 年由 20 余家医院共同参与完成的连花清瘟治疗新冠肺炎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证实:治疗组可改善患者发热、乏力、咳嗽等临床症状,缩短症状持续时间 3 天,改善肺部炎症,提高临床治愈率 19%,降低转重症率 50%,应用于新冠肺炎患者安全有效。研究结果发表在 Phytomedicine(影响因子 5.656),被 Ann Rheum Dis、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Matter 等知名期刊他引 200 余次。

2022 年的新冠疫情,呈现出无症状感染者多见的态势。为此,多家医院组织开展了 "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有效性的随机、对照多中心试验研究 ",结果显示:治疗组 14 天核酸转阴率高于对照组(48.33% vs. 26.67%,P=0.014)。治疗组患者核酸转阴时间较对照组缩短 7 天(7.5 天 vs. 14.5 天,缩短近 50%,P= 0.018);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隔离观察期间出现症状转为确诊轻症和普通病例的比例也较低(35.00% vs. 66.67%,p<0.001),无记录严重不良事件。该研究发表于 J Integr Complement Med(影响因子 2.579 ) 。

针对高暴露风险人群(包括密接、次密接、同一空间、同食、同住等情况),一项连花清瘟前瞻性开放标签 1976 例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显示:隔离医学观察期间治疗组核酸检测阳性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密接及次密接人群应用连花清瘟后核酸检测阳性率较对照组降低 76%,且服用连花清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连花清瘟自上市以来,已开展了百余项临床研究,Meta 分析显示在治疗流感、呼吸道感染、肺炎、新冠肺炎等疾病方面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一项连花清瘟自上市至 2021 年 2 月的 217 项临床研究不良反应的 Meta 分析,涉及该品种治疗流感、呼吸道感染、肺炎、新冠肺炎等多类疾病,结果显示连花清瘟或联合常规药物,较常规药物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01),未见与连花清瘟有关的肝肾功能损伤。该 Meta 分析中发现的连花清瘟主要不良反应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监测到的恶心、腹泻、呕吐、皮疹、瘙痒等不良反应一致。

相关标签

传染病 流感病毒 研究所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