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12-29
回眸2022,十组数据看亮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22 年,国际环境风高浪急,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来说,这是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的一年。

星光不负赶路人。回首这一年,经济社会领域取得许多难能可贵的成绩。中国粮食连续 8 年丰产,新能源汽车产销创下新高,城镇老旧小区换了新颜,5G 网络 " 县县通 ",数字经济持续领先全球 …… 一起透过十组数据来看亮点。

超 1.3 万亿斤:中国粮食 "8 连丰 "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皇镇街道收购站内,粮食收购正忙。" 今年粮价不错,农户售粮积极性比较高,我们收购点已收购秋粮超 2000 吨。" 收购站负责人说。

这一年,各地有力克服北方罕见秋汛导致冬小麦晚播、局部发生疫情和南方持续高温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年粮食实现增产丰收。2022 年全国粮食总产量 13730.6 亿斤,比上年增加 73.6 亿斤,增长 0.5%,粮食产量连续 8 年稳定在 1.3 万亿斤以上。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农民驾驶收割机在田间收获小麦(6 月 8 日摄)。新华社发 武纪全 摄)

夏粮、早稻、秋粮均实现增产。其中,全国夏粮产量为 2948.1 亿斤,比上年增加 28.9 亿斤;早稻产量为 562.5 亿斤,增加 2.1 亿斤;秋粮产量为 10220 亿斤,增加 42.5 亿斤。

产量增,面积也在增。各地通过退林还田、间套复种、农田连片整治等方式,挖掘面积潜力。2022 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 17.75 亿亩,比上年增加 1051.9 万亩,增长 0.6%。

"2022 年,全国粮食再获丰收,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应对复杂严峻国际环境、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稳定全球粮食市场和食物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王贵荣说。

超 1000 亿件:快递 " 递 " 出经济韧性

12 月 1 日,国家邮政局大数据平台显示,2022 年中国快递业务量正式突破 1000 亿件,比 2021 年提前 7 天。

中国的快递网络,单程超过 4300 万公里、网点超 41 万处、日均服务近 7 亿人次。快递业克服种种困难,提前实现千亿件目标,既体现行业发展,更彰显经济韧性。

小小快件,连接千城百业、畅通供需两端。今年以来线上消费需求持续释放。1 — 11 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 6.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 27.1%。今年 " 双 11" 期间,快递包裹处理量超 42 亿件,日均处理量超 3.8 亿件,是日常业务量的 1.3 倍。

1000 亿件快递,日均 3 亿件,其中有 1 亿件在农村地区进出。目前,全国建制村快递服务覆盖率已达 90%。随着物流体系和商业设施不断完善,越来越多工业品进入乡村、更多农特产品流向全国大市场,乡村消费活力进一步释放。

随着元旦春节来临,快递又将迎来传统旺季。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业务研究三部副主任王岳含说,前期投入带来的能力提升,将推动快递业在畅通经济循环与支撑实体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

5.2 万个:城镇老旧小区换新颜

拆除违建、改造路面、新增绿化、施画停车位、墙体保温、加装电梯 …… 今年以来,许多地方老旧小区的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生活质量也大大提升。用一些居民的话来讲:老旧小区 " 改 " 出幸福生活,居民幸福感 " 原地升级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数据显示,今年 1 — 10 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 5.21 万个,惠及居民 859.25 万户,按小区数计开工率为 101.7%,其中 25 个省份的开工小区数、户数均超过或达到计划任务。

" 面子 " 更靓," 里子 " 更实。据统计,今年前 10 月,规整和更新改造水电气热信等老旧管线 5.16 万公里,加装电梯 1.23 万部,增设停车位 61.96 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 2.07 万个,增设养老、托育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 5694 个。各地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解决了不少群众 " 急难愁盼 " 问题,既惠民生扩内需,又推动了城市更新和开发建设方式转型。

数据显示,这十年,全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超过 16 万个,惠及居民超过 2800 万户。据住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十四五 " 时期,将基本完成 2000 年底前建成的约 21.9 万个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有您家吗?

超 90%: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比提升

借助 " 光储直柔 " 技术,将建筑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并实现柔性使用,帮建筑多省电;房屋经过节能改造,冬季室温提升 3 至 5 摄氏度,夏季降低 2 至 3 摄氏度,让居住更舒适。还有遮阳百叶根据阳光强弱和气候条件调整角度,回收装置将雨水通过沉降转为绿化浇灌用水,屋顶小花园改善局部小气候 …… 我们身边的建筑正在变 " 绿 " 变 " 聪明 "。

从绿色建筑到绿色建材,再到大力发展绿色建造方式,目前中国已全面实现新建建筑节能,特别是绿色建筑发展迅速,成效显著。

住建部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上半年,中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已经超过 90%,全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已经由 2012 年的 400 万平方米增长至 2021 年的 20 多亿平方米。

此外,获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累计达到 2.5 万个。2134 个绿色建材产品获得认证标识,带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也使建筑产业链拉长变宽。

住建部总工程师李如生说,将加大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绿色建造推广力度,让 " 中国建造 " 贴上绿色标签。

4%: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再上调

上涨 4% —— 2022 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再次迎来调整。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的通知,从 2022 年 1 月 1 日起,为 2021 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 2021 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 4%。

养老金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保障。尽管受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疫情影响,养老金待遇仍持续提高,既体现国家对民生的高度重视,也将实实在在助力 " 老有所养 "。

经过多年改革完善,中国养老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制度运行更加稳健,基金更可持续,为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积累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人社部方面介绍,养老保险基金当期能平衡、累计有结余、长远有储备。

2021 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 4.4 万亿元,基金支出 4.1 万亿元,当期收支总体平衡,略有结余。人社部 8 月发布的数据显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 5.1 万亿元,有较强的保障能力。全国社保基金有超过 2.6 万亿元的战略储备,中央层面已划转国有资本 1.68 万亿元充实社保基金。人社部有关负责人多次强调,能够保证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超 600 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

近日,在全国最大的汽车滚装码头——上海外高桥港区海通码头,国产品牌汽车排起长队。这些刚生产出来的新能源车正等待着发往世界各地。

与此同时,比亚迪、蔚来等品牌新能源汽车成功登陆德国、荷兰、瑞典、丹麦等地,自主品牌实现对欧美等市场出口全面突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 — 11 月中国汽车累计出口量为 278.5 万辆,同比增长 55.3%。其中新能源汽车表现亮眼。2019 年至 2022 年前 11 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从 7 万辆跃进至 59.3 万辆,占汽车出口总量从 7% 攀升至 21%。

中国新能源汽车充分发挥中国汽车产业链与供应链完备、新能源动力电池与智能网联技术先进等优势,在全球新能源汽车贸易中占据愈发重要的地位,并逐渐成为中国汽车工业走出去的 " 新锚点 "。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 年 1 — 11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625.3 万辆和 606.7 万辆,同比均增长 1 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认为,经过国家多年的政策支持,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呈现领先局面。随着中国汽车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中国车企正自信地往外走,这也将在未来支撑中国汽车出口的长期增长。

近 9000 家: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活力足

宁波欧菱电梯配件有限公司深耕电梯门系统领域,服务国内外 400 余家电梯制造商,自 2010 年起,保持每年递交 4 项专利申请;

北京融信数联科技有限公司多年专注研发多源数据融合分析技术,已积累多项核心知识产权,公司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 ……

它们都是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下,中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队伍不断壮大。以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为例,自 2019 年 6 月认定第一批 248 家,截至目前已认定 4 批共计 8997 家,平均每家企业持有的有效发明专利量达到 15.7 项,专精特新企业已成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

2021 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全球占比接近 30%,在 5G、输变电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等多个行业形成了一批国家名片,也培育出一批产品品质过硬、实力突出的中小企业。

" 中小企业强,地区经济才会强;专精特新企业多,发展质量才会高。" 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说,将进一步完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让 " 小树苗 " 成长为 " 小巨人 ",让 " 小巨人 " 成长为 " 参天大树 "。

220 多万个:5G 网络 " 县县通 "

借助电商直播,陕西柞水县金米村的 " 小木耳 " 畅销全国各地;发力线上推广,浙江淳安县下姜村的特色旅游风生水起;透过智慧云课堂,贵州毕节的山里娃跟城市孩子一起上课 …… 持续延展的信息网络,正为农村发展插上 " 互联网 +" 的翅膀,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实支撑。

村村通宽带、县县通 5G,正是农村信息服务水平提升的生动写照。近日,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宽带发展白皮书 2022》显示,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 5G 独立组网网络,截至今年 9 月底,累计建成并开通 5G 基站 222 万个,5G 网络在实现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覆盖至全国所有县城城区和重点乡镇镇区,5G 网络实现 " 县县通 "。

从铜线到光纤,从 4G 普及到 5G 商用,从东北雪原到青藏高原,从黄土高坡到太行山区,中国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实现了农村和城市 " 同网同速 "。智慧农业、农村电商、远程医疗 …… 层出不穷的新业态新模式在县域乡村地区广泛兴起,正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超 1 亿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再增长

金沙江上游,苏洼龙水电站 1 号机组近日圆满完成 72 小时试运行考核,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座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的首座电站,总装机容量 120 万千瓦,电站全面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达 54 亿千瓦时。

广东揭阳,国家电投揭阳神泉二海上风电项目全球商用最大单机容量 11 兆瓦风电机组实现并网发电,为年底实现全容量并网投产提供有力保障。神泉二项目是国内首批平价上网海上风电项目之一,将助力粤东经济低碳发展。

从崇山峻岭到汪洋大海,一个个可再生能源项目建成投产,为绿色发展增添动能。数据显示,2022 年 1 — 11 月,全国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为 11369 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 2815 万千瓦,电力生产延续绿色发展趋势。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说," 十四五 " 期间,将推动可再生能源实现高质量跃升发展。在生产方面,优化发展方式,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在技术方面,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可再生能源,持续巩固提升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国际竞争力。

7.1 万亿美元:数字经济动能澎湃

机械手臂在智能车间内精准执行工业 " 大脑 " 指令;无人驾驶零售车在产业园区 " 上岗执勤 ";综合性气象探测仪感知着天气的细微变化;快递包裹在双层交叉带分拣设备上被快速扫描分拣 …… 当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加速融入工业、能源、医疗、交通、教育、农业等行业,数字经济正迸发旺盛活力。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日前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 年)》显示,2021 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为 7.1 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工业互联网目前已全面融入 45 个国民经济大类,产业规模迈过万亿元大关。

据测算,从 2012 年至 2021 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 11 万亿元增长到超 45 万亿元,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 21.6% 提升至 39.8%。

在不少外媒眼里,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优势。西班牙环球网站刊文称 " 中国是世界上数字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面对疫情带来的变局,中国再次展示了其通过大规模数字变革作出迅速反应的能力。"

据了解," 十四五 " 时期,相关部门将加强数字经济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审丨编辑 费勇玮

二审丨值班主任 郭俊宇

三审丨值班总编 张鹏

来源丨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