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全力解决群众 " 购药难 " 问题,无锡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想尽一切办法,动用一切资源,日夜统筹协调,千方百计扩大医药物资筹措、生产和供应。连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协调山东、四川、湖北等地资源,分管领导全力落实,本地企业加班加点,全市各部门全力保障重点防疫物资供应。
面对群众所盼所需,全市通过完善 " 医疗机构 + 定点药店 + 便民医疗服务点 + 困难群体专项救助 "" 四位一体 " 医药保障体系,精准投放更多紧缺、急用药品,打通群众就医用药的 " 最后一百米 ",尽全力保健康防重症护稳定。
所有发热门诊 24 小时开诊,医疗救治不断线
医院作为直面疫情的主战场,担负着繁重的救治任务。近期,江南大学附属医院一天的急诊量最高达到 1200 人次,绝大多数是新冠患者,尤其是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医院急诊医学科医护人员昼夜接替,保障医疗救治不断线,全力守护患者生命健康。
" 应对此波新冠疫情,我们坚持防控与救治并重。" 江大附院副院长陆华介绍,医院扩大发热门诊的救治容量,加强医疗力量的配置,让一般症状患者在 1-2 小时内就可以完成诊治。同时,医院紧急专门开放 4 个护理单元用于急危重患者救治,确保患者的安全。面对骤增 2 至 3 倍的医护工作量,医院急诊室、监护室、新生儿室等重点部门采用 8 小时排班制,发热门诊采用 6 小时排班制,确保重要岗位当班医护人员的休息和工作效率。
" 护士长,我现在体温 37.7 摄氏度,白天没问题。"" 护士长,我退热了,上班没问题。"…… 在江大附院医护人员微信及朋友圈中,这种对话持续上演着,他们带病坚守岗位,始终把患者放在首位。为作好救治重症病患的准备,江大附院成立了 " 党员(志愿者)先锋突击队 ",许多医护人员主动请缨上一线,目前突击队成员已有 240 名医护人员。
从市卫生健康委获悉," 新十条 " 实施后,我市及时启动发热门诊建设,提升发热患者最大接诊量。目前,三级医疗机构 19 家,二级医疗机构 57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114 家,拥有床位近 5.5 万张。全市 190 家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建有发热门诊,共有诊室 441 间,所有发热门诊(诊室)做到 24 小时开诊。12 月 8 日以来,我市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共计接诊 16.67 万余人,最高单日接诊量 2.9 万余人。
定点药店加大保供,惠及群众 26 万余人
全力满足群众防疫用药购药需求,从 12 月 24 日起,我市 100 家零售药店开始 " 定点、限量、拆零、平价 " 供应防疫相关药品物资。市民凭 " 个人门铃码 " 就可购买 3 天用量的退热药、抗原试剂 5 支、N95 口罩 10 个、温度计 1 只。据统计,24 日至 26 日,无锡已向全市 100 家定点零售药店投放 148 万片(粒)布洛芬片、4 万盒连花清瘟、90 万支抗原试剂、180 万只 N95 口罩,共计惠及群众 26 万余人,大大缓解了群众 " 购药难 " 问题。
27 日 12 点刚过,位于锡山区东港镇新港路的汇华强盛连锁港下药店里,很多市民陆续前来购买药品。" 我就住在老街上,家里有人发烧了,过来买些退烧药。没想到很方便,一来就买到了。" 通过扫门铃码,年过 6 旬的吴老伯很快就买到了 10 粒布洛粉片剂,5 个抗原和 10 个 N95 口罩。店长朱慧一边给吴老伯装药一边说,有高烧再吃退烧药,要多喝水、多休息。
从 24 日晚间开始,作为全市 100 家定点销售药店之一,汇华强盛连锁港下药店就开始分配到了相关药品。"25 日我们分配到了 800 粒布洛芬、160 盒连花清瘟、1200 支抗原试剂,不到 3 小时里就售完了。26 日我们分配到了 9400 粒布洛芬,卖出了 2680 粒。今天我们分配到了 1 万粒布洛芬,从目前情况看,这些退烧药可以满足市民的需求量。" 店长朱慧清晰地报出这一串数字。她说,目前温度计和小儿退热糖浆相对其他退热药品而言比较紧缺,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进行补充。
为充分满足群众对退烧药、止痛药的购买需求,23 日下午起,新吴区向区内 16 家发热诊室、门诊,50 家发热诊疗站、便民诊疗小屋和 197 家药店连续投放布洛芬、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止痛片。居民凭门铃码或身份证即可购买。与此同时,药店也积极备药,双管齐下缓解居民购药难。
27 日上午 11 点,记者在位于新安街道的百盛堂大药房(新湖中街店)现场看到,有少量居民正在排队结算。店长鲍凤华告诉记者,最近药店加大组织货源的力度,尽力为市民提供相关退热药和感冒药," 今天又到货了一批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去痛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氨基比林咖啡因片等药品供应较为充足。"
省内首创,核酸小屋变身便民诊疗服务点
应对感染者就近就医的需求,使市民不出社区就能解决就医咨询等服务,无锡在全省首创,通过改造核酸小屋、利用社区居委用房等方式,延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一个个 由核酸小屋变身的便 民医疗服务点 ,成为提供咨询、问诊、开药等服务的暖心站点。
连日来,全市便民医疗服务点总数已达 1521 个,累计接待居民 25 万多人次,其中具有配药功能的 229 个便民医疗服务点发放布洛芬 10 万余片、对乙酰氨基酚片 1.5 万余片。已开通医保专线的便民医疗服务点超过 600 个。
12 月 27 日上午 9 点 40 分,家住新吴区旺庄街道宝龙世家的居民王士永来到小区门口的便民诊疗小屋," 我感冒了,咽喉痛,有什么药可以治疗?" 坐诊的医务人员仔细问诊后,给他配了一盒清喉利咽颗粒。" 在家门口就能取到药,真是太方便了,现在心里很踏实。" 王先生说,这个家门口的小屋原先是核酸采样的,现在变身成为便民诊疗小屋,简直太及时了。
新吴区各个街道推动核酸采样小屋转型迭代,为居民提供一站式集成服务。27 日上午,记者在位于宝龙世家 A 区大门口旁边的小屋里看到,里面有各类解热镇痛、清热解毒药品,不时有居民前来咨询和购药。嘉城社区网格长周苑说,嘉城社区有居民 4000 多户,改造后的发热诊疗小屋前两天就开始投入运行,完成咨询、诊疗、刷卡、购药过程只需几分钟。
记者在东亭春江花园卫生室便民服务点、门楼卫生室便民服务点看到,便民服务点上有药品、健康咨询、求助小站等服务提供外,对重点人群还开展了特色的赠药服务,居民通过反向扫门铃码,就可以领取布洛芬等防疫物品。这两个便民服务点 27 日开始增加免费投放量,免费防疫物品由原来的 50 份增加到了 100 份。
锡山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锡山各板块对便民医疗服务点进行分层分类管理,不断充实服务内容,177 个便民服务点已全部投入使用。目前 21 个便民服务点作为发热药品、抗原等防疫物品配药点,先后投放布洛芬 21 万片、洛索洛芬 5.52 万粒。
关心重点人群,特殊时期服务不断档
疫情中,老年人、孕产妇等群体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牵动人心。为优先保障重点人群退热药的需求,无锡为全市孕妇协调了 22 万片对乙酰氨基酚片,12 月 26 目起通过妇保条线免费发放。同时,为全市 155 家养老机构配备 1614 台指夹血氧仪,按照每 10 名老人 1 台的标准,对全市养老机构进行全覆盖。今后指夹式血氧仪还会进一步投放到辖区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便民医疗服务点、村卫生室等场所,为更多老人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全市发放总量已达 12153 台,还有 11900 台即将到货。
随着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的增多,无锡各个社区工作人员也面临着减员。但很多社区干部仍在坚守,有的身兼数职,有的 " 轻伤不下火线 ",他们想方设法满足困难群体的需求,尽可能地为生病的居民服务,与居民守望相助。
在梁溪区,考虑到大多数老年人有基础病,且没有智能手机,无法通过网格微信群了解防护知识,各个街道、社区通过 " 社工 + 网格员 + 志愿者 " 的联动机制,对辖区特殊群体以定期电访、走访实行全覆盖,实时掌握重点人群的情况,安排医生电话随访,保障特殊人群用药、用医需求。在前期对辖区内孕产妇、独居老人、有严重基础病等重点人群进行重点摸排的基础上,梁溪区组织志愿服务队对他们进行精准保障。
家住造船二村的张老伯系独居残疾老人,12 月 26 日突发高烧,精神恍惚下不慎在家门口跌倒,无法独立起身。网格志愿者在执行每日点到制度时发现了异常,立刻拨打社区网格员电话。网格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帮扶,给张老伯带来了退烧药、抗原、口罩等物品,并与志愿者一起张罗老人吃药、喝水," 太感谢他们了,有了他们,我们独居老人才不孤独。" 张老伯连声表示感谢。
群众有所呼,社区有所应。为了保证服务精准到位,滨湖区雪浪社区将辖区重点人群细化为红色、橙色、黄色三个等级,根据轻重缓急给予温暖关怀。社区网格员小杨每天通过微信或者电话关心网格内孕妇感染者的身体状况及她们的特殊需求,用心守护孕产妇身心健康。同时,社区还开通了社区服务热线,匹配了紧急联系人,为孕产妇群体筑起了暖心的 " 防护屏障 "。
西林社区组建了爱心专班,积极为特殊群体提供贴心服务。其中," 跑腿代购 " 服务特别受辖区老人欢迎。这几天青年志愿者小张变身 " 代购员 " 和 " 配送员 ",为老百姓提供一条龙的 " 保姆式 " 代购代办服务,并且把生活物资做好消杀后送货上门。" 四位一体 " 让人暖心,叫人放心。
来源:无锡日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