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熟悉的童谣温暖了寒冬的清晨,厨房里传来阵阵甜香,空气里满是家的味道 ……
走进腊月,一碗浓香甜糯的腊八粥,暖了每个人的心窝,喜乐的年味儿就此弥漫开来。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 " 腊八 "。喝一碗香喷喷的腊八粥是这个节日最重要的 " 仪式 ",对新年的祈盼与祝福,也随着粥香在空气中升腾起来。
那么问题来了:一碗正宗的腊八粥应该是啥味儿的?
天南海北共庆 " 腊八 ",而人们钟爱的 " 腊八配方 " 却各不相同。
有些地方的腊八粥是甜的,就拿老北京的腊八粥来说,要加大米、糯米、高粱米等谷类,黄豆、绿豆、红豆等豆类,以及莲子、红枣、桂圆等各色干果,软糯香甜、绵密可口。
有些地方的腊八粥是咸的,陕北人的腊八粥除了用多种米、豆之外,还得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及肉,鲜香入味、营养丰富。
有些地方的腊八粥是辣的,在 " 无辣不欢 " 的四川人看来,腊八粥分甜咸、麻辣两种,以黄豆、花生、肉丁、萝卜等煮成,也有些地方的人们不爱做选择,而是咸甜都要!
江苏人吃腊八粥分甜咸两种,咸粥要额外加入青菜和油;在上海,有 " 细腊八 "" 粗腊八 " 之分,将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豆子掺在一起熬煮的,谓 " 细腊八 ",在米中掺入青菜、黄豆、蚕豆、豆腐、胡萝卜、荸荠煮成,叫 " 粗腊八 "。
其实,各地腊八粥配方不同,是因为物产不同、口味不同。
这些朴实、温暖的配方,各有讲究、各具美味,年复一年地温暖着我们的寒冬。
其实,不管是甜辣咸鲜,热气腾腾的家的味道才是最正宗的 " 腊八味 "。
一碗腊八粥可盐可甜、可荤可素,讲究的不是食材配方,而是热闹的年味儿和浓浓的亲情。
其实,除了喝粥,还有许多以 " 腊八 " 命名的食俗。
在我国北方,还有在 " 腊八 " 这天用醋泡大蒜的习俗,名曰 " 腊八蒜 "。
泡过醋的大蒜,格外鲜美可口,老北京人特别讲究这口儿,春节吃饺子,一定要配着腊八蒜吃,才觉得格外够味儿。
在陕西省一些地区," 腊八 " 这天定要吃碗 " 腊八面 ",红豆提前泡一晚,腊八这天用来熬汤,红豆熟透,中火煮面,最后泼上葱花油,鲜香四溢,暖胃暖心。
" 腊八 " 一过,年味儿便越来越浓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腊八粥,闲话家常,分享寒冬里的小温暖,祈盼春节的到来,便是这个季节最合时宜的温情味道。
再过二十多天就要过春节了,你想家了吗?
一碗香喷喷、热腾腾的腊八粥,如游子的思念一般热烈滚烫,又如父母的牵挂一般温暖、绵密、充实、香甜,让人放不下、忘不了。
今日 " 腊八 ",愿有人与你立黄昏,愿有人问你粥可温。
团圆的脚步越来越近,思念的味道最暖心田,愿你 " 腊八 " 喜乐,平安顺遂。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