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维护年末流动性合理充裕,近期中国人民银行持续加大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加大流动性投放力度。12 月 19 日至 30 日,人民银行两周累计投放跨年资金 17280 亿元,及时满足市场需求,促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12 月 28 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称,为维护年末流动性平稳,当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 2020 亿元 7 天期和 14 天期逆回购操作。
这是央行年内第三度重启 14 天期逆回购操作。
2022 年内,央行第一次开展 14 天期逆回购操作是在 1 月 30 日,规模 1000 亿元,中标利率 2.25%;
随后在 9 月 19 日,央行重启 14 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降至 2.15%,较前次操作下降 10 个基点。
两周投放跨年资金超 1.7 万亿元
自 12 月 19 日人民银行重启 14 天逆回购,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的逆回购投放连续加码,跨年资金投放规模稳步增加。
12 月 19 日至 23 日通过 14 天逆回购操作提供跨年资金 7140 亿元,及时满足市场需求。
进入 2022 年最后一周,人民银行逆回购日均投放规模超 2000 亿元,12 月 26 日至 30 日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跨年资金超万亿元。
央行为何出手?
临近年末,金融机构短期流动性需求明显增加,特别是跨年资金需求旺盛。
维护年末流动性合理充裕
" 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扩大净投放规模,灵活机动、适时适度地增加 7 天期逆回购、重启 14 天期逆回购,主要是针对税期与银行考核压力等因素导致的短期流动性偏紧局面,并有效熨平季末、年末流动性过度波动,以稳定市场预期、实现供需平衡。"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说。
" 央行重启 14 天逆回购并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主要是为了平抑年末存款类金融机构应对 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考核而导致的流动性量紧价升。" 资深宏观分析师王好称,此举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债券市场出现的资金季节性紧张局面,减小机构暂时性去杠杆压力,从而维护债券价格相对稳定。
符合央行往年操作惯例
庞溟认为,这符合一贯以来公开市场跨年操作的惯例,也体现了央行呵护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呵护机构资金需求与宽信用投放能力、呵护实体融资需求与内生经济动能修复回暖等多重政策意图。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同样认为,跨年时期,市场对流动性需求有所增加,市场利率有所上升,央行灵活操作适度增加 7 天、14 天期逆回购操作,满足机构对跨年资金需求,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稳定市场预期,这符合央行往年操作惯例。在他看来,央行增加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呵护资金面,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有助提振市场信心,利好股债等金融资产表现。
资料图。中国经济网 吴菁 摄
资金面平稳跨年无虞
市场人士表示,临近年末,机构资金需求上升,市场利率波动较大;但年末有大量财政资金投放,加上央行明确表态要维护年末流动性合理充裕,跨年流动性仍将维持平稳,资金面平稳跨年无虞。
随着人民银行放量逆回购,市场资金面保持宽松。据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数据显示,判断流动性松紧的重要指标——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 7 天期回购加权平均利率(DR007)自 12 月 20 日开始下行,12 月 23 日一度降至 1.5149%,最后一周 DR007 虽略有回升,但市场反映资金供给仍然充裕。
人民银行近期还将加强重要金融基础设施业务连续性保障,有针对性地加大支付清算、现金供应、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切实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合理金融需求。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经济日报、新华社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