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贵州省卫生健康委了解到,根据监测,目前我省第一波高峰已进入平台期,新发阳性感染人员逐步减少,农村感染率已超过 60%。随着春节的临近,农村人员流动将进一步加强,面对感染高峰如何做好基层医疗服务保障工作,如何确保农村居民 " 见医、见药、见干部 "?记者专访了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杨慧。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 杨慧
杨慧介绍,当前,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围绕 " 保健康、防重症 ",采取相应措施,重点抓好农村地区防疫体系运转、重症治疗、老人儿童防护等方面工作,加强日常健康服务,突出重点人群管理,有序疏导诊疗需求,提供分级分类医疗卫生服务,最大程度保护农村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如何确保群众见到白大褂?
杨慧:为落实基层首诊,全省设置了 647 个二级以上医院发热门诊、1665 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和村级 16165 个发热诊疗点;同时,派出了近千支巡回医疗队,从县里面到乡镇开展巡回诊疗工作,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沉两万多人次医护人员到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救治,第一时间解决老百姓发热等相关症状,提升群众 " 见医率 "。
同时,加强分级诊疗,明确和畅通转诊 " 绿色通道 ",确保农村居民一旦有重症出现可以立即送到三级医院治疗。具体来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轻型病例进行健康指导和治疗,普通型病例、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但病情稳定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在县级医院治疗;以基础疾病为主的重型、危重型病例,以及基础疾病超出首诊医院救治能力的,直接转三级医院治疗,形成科学有效应对疫情的合力。
如何保障农村居民用药需求?
杨慧:根据农村基层缺药情况,正在调集解热镇痛药、止咳类药物往基层倾斜,加大对乡镇卫生院、村医务室的药品投放和设备投放力度,特别是关注重点人群基础疾病问题。1 月 2 日启动向全省 133 万 65 岁及以上重点人群,每人发放 1 个 " 防疫健康包 ",包括解热镇痛类退烧药、止咳药、中成药、医用外科口罩 10 只、医用酒精 1 瓶、核酸检测抗原试剂 2 支,以及中药汤剂等,指导老年人加强防护、科学防疫、合理用药,让老百姓能够安心和放心。
如何保障重点人群医疗服务," 保健康、防重症 "?
杨慧:全面摸底重点人群,对全省 430 多万人 65 岁以上老年人进行摸底排查,并落实分级分类管理。其中,对有基础疾病不稳定、失能老人等 45.8 万人重点人群和 87.4 万次重点人群进行定期随防,指导居家健康监测治疗。
当前的重点任务就是加强基层重症床位的建设,抓紧推进可转换重症床位的储备,提前配备呼吸机、床旁监护仪等设备;推进小分子药的提前用药,防止从轻症转为重症,在 " 早预防 " 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来源 动静贵州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