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镇江是一座有山、有水、有故事、有前途的城市。这既是历史留下的 " 家底 ",也是时代赋予的 " 命题 "。" 中国式现代化 " 的镇江现实模样如何?近日,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在接受现代快报等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 " 现代化的镇江 " 物质基础更加坚实、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精神文化更加丰富、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现代化的镇江有光荣有梦想,希望全市人民能够奋发地跑起来,通过实现‘六个更加’,让‘创新创业福地、山水花园名城’的城市品牌更加名副其实、深入人心,让习近平总书记‘镇江很有前途’的殷殷嘱托早日成为美好的现实。"
△镇江金山湖 赵羽 摄
抓好四个 " 点 ",以 " 产业强 " 支撑 " 发展好 "
党的二十大指出,"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 ";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也强调 " 打造产业链条完备、产业特色鲜明、领先优势突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体系 "。" 我们将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部署,以‘产业强’支撑‘发展好’。" 马明龙表示。
近年来,镇江坚持把产业强市作为 " 一号战略 ",2020 年的镇江产业强市大会和连续两年的 " 新春第一会 ",一以贯之聚焦产业强市和优化营商环境主题,在产业强市的赛道上率先 " 跑起来 "、" 争 " 出新天地,已经成为全市上下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2022 年以来,镇江全市四大产业集群、八条重点产业链开票销售分别同比增长 13.4%、15.1%,分别高于规上工业增幅 5.2 个百分点、6.9 个百分点;A 股上市公司增至 21 家,百亿元企业达 12 家 ……
△第一艘由国内设计建造并且悬挂中国国旗的液态硫黄运输船在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顺利下水
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镇江新实践,马明龙表示重点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狠下功夫。主要抓好四个 " 点 ":
一是四群八链 " 主攻点 "。深入推进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进一步固链、补链、延链、强链。发挥数字经济 " 关键增量 " 作用,坚持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双向发力,更深层次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十项行动,更大力度深化与华为、阿里等头部企业合作,把数字赋能的大文章做足做好。
二是产业项目 " 发力点 "。牢牢牵住项目这个 " 牛鼻子 ",大抓招引、大抓建设,扎实开展产业项目招引提质增效行动,吸引一批符合镇江未来发展方向、综合效益好的优质项目落地。加强 " 全生命周期 " 帮办服务,提高土地、环境等资源保障力度,推动项目好落地、快开工、早达产,努力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江苏恒神碳纤维建成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石小刚 摄
三是创新人才 " 关键点 "。未来的区域竞争,核心是人力资源的竞争。镇江将深度融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格局,持续深化与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的校地合作,稳步推进 G312 产业创新走廊等载体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创新拨改投、重大技术 " 揭榜挂帅 " 等有效机制,全力建设长三角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下一步将深化人才 " 镇兴 " 行动及其接续政策落地,不断优化人才引培机制,塑造更高质量更有温度的人才服务生态,加快打造长三角产才城融合发展福地。
四是营商环境 " 支撑点 "。" 寒冬落魄你不在、春暖花开你是谁。" 马明龙表示,企业有困难的时候,要多做一些雪中送炭的事,要依法依规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困难。扎实开展 " 镇合意 " 营商环境服务品牌提升行动,一体优化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全力破解困扰群众和市场主体办事、经营的痛点、堵点、难点,全力打造长三角地区可感知有温度的城市,努力使一流营商环境成为镇江现代化建设的显著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有机水稻成熟了 朱明 摄
因地制宜谋发展,带农富
2014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镇江时指出," 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着这个路子走下去,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在前不久农业农村部公布的 "2022 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 名单中,江苏共有 49 个村子上榜,其中镇江占据 7 个席位,数量居全省前列。不仅如此,上榜的村子都具有主导产业基础好、融合发展程度深、联农带农作用强、特色产品品牌响的优势特点。
为什么镇江能诞生这么多的 " 亿元村 "?马明龙表示,历任镇江市委市政府一直把村强民富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我们的亿元村主要是抓特色产业,通过产业兴旺促成村强。"
马明龙强调,思路解决出路,农村的发展在于因地制宜。近年来,镇江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作为产业强市 " 一号战略 " 的重要内容,突出融合、市场、富民 " 三个导向 ",不断夯实农民致富增收基础。
△句容市后白镇草坪标准种植为全省 " 打样 " 郁荣奇 摄
白兔村的草莓产业、丁庄村的葡萄产业、唐陵村和永兴村的花木产业、丁家边村的桑葚产业、西冯村的草坪产业 …… 仔细研究 " 亿元村 " 的共性,发现它们均以规模种植降低成本、以精深加工提升效益、以节庆活动带动休闲旅游,逐步形成 " 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 " 的产业融合格局。
" 以前讲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现在讲的是宜工则工、宜农则农,每个村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来发展主导产业,就能明确发展方向。" 马明龙以句容戴庄村发展为例,近年来,镇江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在 77 个农业村全面推广由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一手创立的 " 党支部 + 合作社 + 农户 " 的 " 戴庄经验 ",构建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紧密联系的利益共同体,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探索契约式、分红式、股权式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产业强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头号工程,坚定走好村强、民富的协同振兴之路。" 马明龙表示。
擦亮生态底色,让 " 山水花园名城 " 更具质感
镇江是全国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全国绿色交通试点城市、全省唯一的生态文明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唐朝诗人王湾曾在镇江北固山下,写下了 "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的千古名句。" 绿水青山既是我们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更是我们倾力守护的城市特质。" 马明龙说。
为了让镇江这座 " 山水花园名城 " 更有质感,近年来,镇江持之以恒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争取了一系列国家和省的试点 " 牌子 ",明确了 " 山水花园名城 " 的发展 " 路子 ",形成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低碳镇江 " 里子 "。
△镇江北固山
十年来,全市单位 GDP 能耗下降 39.7%,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下降 49%,PM2.5 浓度下降 50%,优良天数比率上升 19.4 个百分点 …… 镇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 " 生态要提升 " 作为当前紧迫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努力推进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的中国式现代化镇江新实践,让美丽镇江的底色更加鲜亮。
马明龙表示,接下来,镇江将打好 " 三大战役 ":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护修复主动战、" 双碳 " 落地关键战。对水、气、土一体施治,加快生态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推动 " 绿岛 " 项目建设提质扩面,系统推进长江岸线保护、黑臭水体治理、蓝天保卫战、打击固体废物非法倾倒、工业 " 散乱污 " 企业整治五大专项行动。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健全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严格落实长江 " 十年禁渔 ",推进废弃露天矿山生态治理扫尾工作,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监管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坚决遏制 " 两高 " 项目盲目发展。(图片由镇江市委宣传部提供)
现代快报 + 记者 常毅 曹德伟 / 文 刘畅 蔡玥 /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