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1-15
数读“苏大强”成绩单:GDP五年跨越四个万亿元台阶,2022年预计破12万亿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现代快报讯 1 月 15 日上午,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南京开幕,省长许昆林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总结过去五年成绩,部署未来五年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过去五年,江苏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交出了一份亮眼 " 成绩单 "。其中,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五年跨越四个万亿元台阶、年均增长 5.5% 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年增长 42.3%,生态环境保护发生根本性变化,文化强省建设跃上新的台阶," 强富美高 " 新江苏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2022 年全省 GDP 预计突破 12 万亿元、再上一个万亿元新台阶、人均达 14.3 万元左右,经济运行呈现持续恢复、回稳向好态势。

【五年"成绩单"

标志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苏两院院士达118 人

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2022 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 3% 左右、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水平,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50.4 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67%。

标志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苏州实验室获批建设,紫金山实验室纳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太湖实验室、钟山实验室挂牌运行,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创新中心获批在南京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效明显,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在全国率先实现设区市全覆盖。2022 年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超过 1400 万人,研发人员达 108.8 万人,在苏两院院士达 118 人。

2022 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为 89.1,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 37% 以上,均居全国第一;五年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186 家、国家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 709 家,累计新增境内上市公司 274 家。2022 年数字经济规模超 5 万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 11% 左右。

△许昆林

累计吸引外资1270 亿美元,取消、下放433 项行政权力事项

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动力活力进一步增强。全面完成全省机构改革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深化 " 放管服 " 改革,五年累计取消、下放 433 项行政权力事项,连续 4 年位列 " 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 "。2022 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 1411.9 万户、比 2017 年增长 74.3%。

外贸外资量质齐升 , 一般贸易占比过半,五年累计吸引外资 1270 亿美元,世界 500 强企业有 392 家在苏投资;对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年均增长 11.3%、占比达 27.4%。江苏自贸试验区获批设立,建设发展水平和制度创新成果数量均居全国同批前列。

生态环境质量创新世纪以来最好水平,PM2.5 年均浓度下降 33.3%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质量创新世纪以来最好水平。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PM2.5 年均浓度下降 33.3%,优良天数比率、国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分别提升 5.2 个、30.4 个百分点,太湖治理连续 15 年实现 " 两个确保 "。

长江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生态岸线占比提高到 64.1%,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始终保持Ⅱ类。" 双碳 " 工作有序开展,预计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碳排放强度分别下降 13.7% 和 19%。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分别增至 31 个、12 个和 9 个,林木覆盖率、自然湿地保护率分别达 24.06% 和 64.3%。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预计达74.2%

高质量统筹城乡区域协调联动,一体化发展成为显著特征。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1+3" 重点功能区战略深入实施,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成为首个国家批复的都市圈规划,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徐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获国务院批复并实施,扬子江城市群、徐州准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

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步伐持续加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预计达 74.2%,10 个县 ( 市 ) 纳入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综合交通网络总里程达 18.7 万公里,沪苏通、五峰山、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和燕子矶长江隧道建成通车,隔江相望的设区市之间均实现过江通道直通,徐连、盐通、宁淮、南沿江、北沿江、沪苏湖、通苏嘉甬等铁路相继开工建设 , 高铁运营里程达 2212 公里、居全国前列," 轨道上的江苏 " 主骨架基本形成。农业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 2078 万亩,粮食年产量稳定在 700 亿斤以上。

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40 万人

扎实有效推进共同富裕,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 140 万人、占全国 1/10 以上。" 一老一幼 " 服务保障得到加强。所有设区市和县级市均建成国家卫生城市,人均预期寿命由 76.63 岁提高到 79.7 岁。建成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成为全国示范样板,文明城市数量居全国第一。江苏健儿在东京奥运会、残奥会和第十四届全运会取得优异成绩。

切实筑牢安全屏障,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全力做好保安全促发展各项工作,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有效应对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守住了人民生命健康的坚实防线。推动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平安江苏、法治江苏建设迈向更高水平,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升级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持续加强,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进一步健全。

【2022"成绩单"

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 12 万亿元、再上一个万亿元新台阶

刚刚过去的 2022 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 12 万亿元、再上一个万亿元新台阶、人均达 14.3 万元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 9258.9 亿元、同口径增长 1.5%,经济运行呈现持续恢复、回稳向好态势。

全力以赴稳住经济基本盘。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实做好能源物资保供、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保畅工作。加大惠企纾困力度,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过 4500 亿元。全年新增贷款 2.63 万亿元。一批百亿级产业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227 个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超 6400 亿元。制定实施 " 促进外贸保稳提质 12 条 " 等政策措施,进出口总额达 5.45 万亿元、增长 4.8%,实际使用外资达 304 亿美元、增长 5% 左右、规模继续保持全国首位。

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采取更多举措惠民生、暖民心、解民忧,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4.98 万元、增长 5%,年初安排的 12 类 50 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加大稳就业工作力度,城镇新增就业 132 万人。全年累计新增托位数 4 万个,完成适老化改造 3.6 万家,"15 分钟医保服务圈 " 覆盖 95% 以上的乡镇和街道。

坚决守牢安全发展底线。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5345 万亩,高标准新建 400 万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 吨粮田 ",全省粮食总产量达 753.8 亿斤、再创历史新高。

现代快报 + 记者 徐红艳 李娜 卢河燕 / 文 顾炜 顾闻 / 摄

相关标签

gdp 成绩单 制造业 江苏 数字经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