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年味渐浓,在兰州新区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 15 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项目一期首条生产线生产车间里,工作人员正忙着操作精密设备,机器高效运转,一张张薄如蝉翼、闪着金光的高性能铜箔正从机器中缓缓吐出 ……
" 生产流程包括熔铜、生箔、分剪、打包四个工段。从一期 1.25 万吨 / 年产线达产至今,产量已达 4000 吨,产值达 2.8 亿元。" 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邓烨说,目前四个工段都开足马力加快生产,生产线争分夺秒以铜生 " 金 "。
" 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约 100 微米,6 微米铜箔的厚度仅一根头发直径的十六分之一。这薄薄的一片铜箔要保持一致性,不起皱、无裂纹,非常不容易。" 邓烨介绍说,项目引进先进铜箔生产设备,打造贯穿产能建设全流程的数字化技术及设备体系,形成行业领先的数字化水平。产品包括高端锂电铜箔、标准铜箔等,主要供应华东、华南市场的知名企业和国内其他地区的客户,供不应求,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投资 89 亿元、规划建设年产 15 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项目于 2021 年 12 月 16 日正式开工,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一期项目的全部桩基工程。不到半年时间,年产 15 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项目一期首条生产线投产出箔,创造了新的 " 新区速度 "。2022 年 9 月 15 日,仅用 9 个月时间,一期 1.25 万吨 / 年产能实现达产,相比行业同类项目生产建设周期整整缩短了 12 个月。
" 项目之所以能够从落地到开工建设这样快速推进,得益于兰州新区亲商清商、尊商护商的良好营商环境,离不开新区各方面的有力保障和鼎力支持。" 邓烨说,2021 年 12 月份项目落地后即开工,新区各部门为保障项目建设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一方面支持项目容缺施工,一些证照都是边施工边办理,项目进度没有因为证照不全而耽误一天;另一方面新区为整个施工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包括商混和项目周围的道路交通协调,确保了项目在不利于施工的冻土期能正常进行施工。
目前,项目一期第二条 1.25 万吨 / 年产能生产线建设正在抢工期赶进度,春节后将建成投产。届时,将实现 2.5 万吨 / 年产能全面投产。其间,将同步做好产能利用率提升与市场营销工作,稳步进入量产出货阶段。" 项目二期也已经正式启动,项目土建结构和工艺管道设计已经确定合作方并开始相关设计工作。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高性能锂电池铜箔 12 万吨,高性能电子电路铜箔 3 万吨,形成 15 万吨 / 年的高性能铜箔生产能力。" 邓烨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建平 文 / 图
一审丨编辑 安娜
二审丨值班主任 郭俊宇
三审丨值班总编 汪世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