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南 2023-01-28
痛悼!著名翻译家杨苡逝世,享年103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著名翻译家杨苡于 1 月 27 日晚逝世,享年 103 岁。杨苡首创了《呼啸山庄》的译名,并翻译出多部经典作品,得到广泛认可和赞誉。

1 月 22 日,总台《吾家吾国》栏目曾讲述杨苡的人生故事,今天让我们重温节目,缅怀先生。

她将爱国与信仰融入文字

决心用写作报国

杨苡出生于 1919 年,8 岁时入读天津中西女校,她与同学一起看外国电影,将练习英文当作平时的乐趣,打下了坚实的中英文基础。

从小受“五四精神”影响的她,长大后渴望为受难的祖国做些什么。后来,她给作家巴金写信,在书信往来中,杨苡受到鼓舞,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报国方式,她拿起笔开始写作,将爱国、进步和对真理的追求融进文字中。

△杨苡向巴金倾诉的内容。

1938 年,杨苡发表诗歌《失去爸爸的孩子》,因含有“骂日本人”的内容,她被日本兵盯上,为了逃避抓捕,她前往昆明,去西南联大求学。一路上,她睡地板、挤闷罐车,从天津到香港,再绕道越南入境,踏上国土那一刻,“大家都流眼泪,回到祖国了”。

首创“呼啸山庄”译名

她的翻译工作力求“信达雅”

在西南联大,杨苡遇到了翻译之路的“引路人”沈从文,沈从文看重她在英文方面的才华,建议她从中文系转去外文系,并给了她很多翻译的书看,巴金也写信鼓励她尝试翻译,“不要急,一星期译几百、几千字都行”。

杨苡翻译的首部作品是《呼啸山庄》,此前它一直被译为《咆哮山庄》,但杨苡总觉得缺点味道。

在风雨交加的一天,雨点打在玻璃上,狂风呼啸而过,宛如书中的主人公在窗外哭泣。杨苡灵感乍现,提笔写下“呼啸山庄”这一绝妙的译名。在杨苡手中,《咆哮山庄》更定译名为《呼啸山庄》,这个译本 70 年来反复再版,为无数中国人打开了世界文学的大门。

杨苡说,她最喜欢的翻译风格就是遵循原文的语言特色,传达原文作者的写作风格。“ ‘ 信 ’ 就是要尊重作者的文字,你不能改来改去。‘ 达 ’ 就是让别人看懂,我翻译《呼啸山庄》的时候,正好有同事来,我说你听我念,你听懂没有”。

几十年间,她翻译出《俄罗斯性格》《永远不会落的太阳》《伟大的时刻》《天真与经验之歌》等作品,以翻译质量高、语言美广受赞誉。

年过百岁她仍坚持每晚看书

牢记巴金嘱托让自己活得充实

因时常受到巴金的鼓励和引导,杨苡一直将他视为自己的心灵导师。病重后,说话极其困难的巴金,看到前来看望自己的杨苡,仍不忘叮嘱她“要多写”。杨苡曾将两人之间的 60 多封信,编注、整理,出版成书,还在 94 岁高龄时出版《青春者忆》,以独特视角写下了与巴金的故事。

△巴金与杨苡

她仍牢记巴金的叮嘱“多读、多写”

让自己安静下来、充实起来

百岁的她,每天睡得很迟,“因为舍不得,要看书”,一百年风风雨雨,杨苡在口述自传中,总结自己的生命旅途,“人生值得一过”。

杨苡先生,一路走好!

来源 央视新闻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