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2-17
探寻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并就推动实体经济尤其是作为其命脉的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作出战略部署。

2023 年 1 月 3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要继续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工程机械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工业化水平的关键指标。近年来,我国在工程机械领域全球之最越来越多。" 大工匠 " 们你追我赶、精益求精,制造出一台台刷新世界纪录的钢铁战士。随着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智能化生产的引入,又为制造业进一步转型升级插上了翅膀。

△ 全地形步履式挖掘机 " 钢铁螳螂 "

能爬山可涉水的全地形步履式挖掘机 " 钢铁螳螂 ",刷新全球风电安装新高度的全地面起重机 " 擎风兄弟 "…… 这些 " 国之重器 " 都产自徐工集团的 " 世界首条起重机转台智能化生产线 "。这条生产线虽然只有 240 米,却是行业 " 天花板 "。据了解,这道焊接工序由 10 台机器人组成,只需要一名工人操作电脑,剩下的可全部交给智能设备完成,还可以通过大屏幕对生产数据都进行监控。

其实在十多年前,我国大吨位起重机还基本全部依赖进口。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徐工集团组织了近百人的研发团队,从零做起,用了近 4 年,终于制造出被誉为 " 世界第一吊 " 的 4000 吨级履带起重机。

2021 年,全球工程机械企业 10 强中国拥有 3 席,总数位列第一。全年工程机械行业营业收入突破 8000 亿元,出口额达 340 亿美元,创下新纪录。产品出口到 210 个国家和地区。

△ 兴澄特钢生产车间

大国重器背后,是制造强国的崛起。特钢是工业化的基础材料,决定一个国家的高端制造发展高度。世界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所使用的缆索钢,就是由兴澄特钢自主研发生产的特种钢材。

" 特殊钢工业为国家高端装备、重大工程、绿色能源和其他战略产业提供关键材料,是中国制造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环节。经得住千锤百炼的特钢,才能支撑中国制造。" 中国工程院院士、冶金自动化及信息工程专家刘玠对现代快报记者表示。

△ 中国工程院院士、冶金自动化及信息工程专家刘玠

在科技成果与产业化之间,往往存在一条 " 死亡之谷 "。强化产学研合作,才能跨越 " 死亡之谷 ",不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2013 年成立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先进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建有专业研究所 73 家,向市场转移转化技术成果 8000 多项,衍生孵化了 1500 家科技型企业。一件件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出去,走进我们的生活,走进更广阔的天地。

△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表示,江苏省产研院研发出的外骨骼机器人已应用在消防救援、物流搬运、医疗康复等领域,还在脑机融合智能技术、脑机交互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神经工程、传感器、集成电路等方面取得了近 20 项专利成果。" 可以说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就是科创团队和地方政府(园区)的‘红娘’,让产业落地,打通了科技成果与产业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 使用 " 八导联头环 " 可以用意念打字

" 作为正在进行工业化和迈向信息化的中国,首先要在构建新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过程中强化实体经济的基础和支撑作用。" 南京财经大学教授张为付表示。他认为,将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是符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现实选择,而这一选择又要求在发展实体经济过程中,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 这些产业和领域构成了实体经济的重要内涵和强大支撑。确定这样经济发展方向和模式之后,要以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带动引导和支持其他经济领域行业和模式的发展,否则整体综合经济发展没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和经济保障。" 张为付表示。

现代快报记者 谷伟 刘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