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多地人类精子库陆续向社会发出 " 捐精 " 倡议书的话题备受舆论关注。据记者不完全梳理,从 2 月 9 日至今,已有包括云南、陕西、山东、北京等多省市对外发布 " 捐精 " 倡议书。
为何多地集中发布 " 捐精 " 倡议?是否已经出现精子供不应求的局面?年轻人捐精通过率到底是多少?捐精后是否存在近亲结婚的隐忧?记者通过询问人类精子库工作人员和查阅相关论文,试图还原从捐精到孕育出生命的全流程。
多地发出 " 捐精 " 倡议
陕西人类精子库:现在捐精要排队
在这些公开的倡议书中,都对 " 捐精者 " 给出了身高、学历、年龄等方面的限制。其中身高大多要求在 165-170cm 之间,学历多为大专以上。
此外,北京的倡议书还要求 " 捐精者 " 五官端正、无明显脱发、无重度近视、BMI<30 等。对成功完成精子捐献的志愿者,各地将提供 4500-6000 元不等的补贴。
↑ 北京发布的 " 捐精倡议书 "
" 捐精倡议发出,的确引来不少年轻人咨询,这两天电话都快打爆了。" 陕西省人类精子库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近这段时间打电话咨询捐精的人增加了很多,陕西省人类精子库微信公众号一度处于粉丝 " 暴增 " 状态。
↑ 陕西省人类精子库发布的捐精倡议
该工作人员表示,想捐献精子需要提前预约。由于报名人数激增,目前捐精需要排队。他建议 3 月后等社会关注度降下降再来捐精。
关于社会关心的捐精补助标准,该工作人员明确,公布的补助标准是准确的,前两次会有体检,每次 50 元。如果检测合格,每次会有 300 元补助,最终算下来一共有 6800 元补贴,但交通费不会单独另算。
那么,多地集中倡议捐精原因何在?该工作人员回应称,去年以来捐精人群明显减少,精子目前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所以呼吁年轻人志愿捐精。
未来存在近亲结婚可能?
精子库工作者:已建立后代跟踪体系
自上世纪 80 年代初我国建立首个精子库后,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 2021 年 6 月底,全国经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已从 451 家增加到 539 家,经批准设置人类精子库的医疗机构从 23 家增加到 27 家。
精子库在我国的诞生已走过 40 多个年头,但至今无论是捐献精子还是冷冻精子,于大众而言依旧是一件 " 谈之色变 " 的新鲜事。这其中,尤其是对献精使用的伦理问题,不少人表示出自己的担心。
陕西省人类精子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陕西省人类精子库只能完成一次捐精流程,不能重复捐精。" 捐精前会签署隐私协议,我们也会严格做检测,不会出现近亲风险,也不会出现隐私泄露。"
那么,捐精之后,未来是否可能有近亲结婚的隐忧?这位工作人员表示,按照规定,捐献者不会知道最后精子捐给了谁。" 也许你的精子 10 年后才会被用到,接受精子的人也不知道用了谁的精子,你的个人情况信息也不会外泄。" 此外,该工作人员指出,已建立起后代跟踪体系,在女性接受后,相关单位会持续随访,随访率必须达到 100%。
在对精子库保存的精子使用伦理规范上,国家给予严格的使用限制。根据卫生部(现国家卫健委)2001 年 2 月 20 日发布的《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人类精子库工作人员应当向供精者说明精子的用途、保存方式以及可能带来的社会伦理等问题。人类精子库应当和供精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办法》中还表明,供精者只能在一个人类精子库中供精;严禁精子库向医疗机构提供新鲜精子;且一个供精者的精子最多只能提供给 5 名妇女受孕。
另据《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第 3 章第 14 条规定: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当遵循知情同意原则,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涉及伦理问题的,应当提交医学伦理委员会讨论。
记者查阅一篇题为《人类精子库的发展应用及伦理学思考》的论文了解到,匿名捐精后代在不知情状况下,发生近亲通婚的概率微乎其微。同时,为了将这种风险降到最低,我国的人类精子库按照规定,建立了供精者信息管理系统,且有义务向捐精志愿者的子女提供医学信息的婚前咨询服务,并做好捐精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登记,在双盲前提下便于后代跟踪。
山西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陈艳花也在其曾经发表的科普文章《关于捐精捐卵和使用的问题》中建议,对于捐献的精子,应尽量优先给外省的患者使用,同时只要涉及捐赠,不管是捐精还是捐卵人员,都必须保证 100% 电话随访。
陈艳花解释称,在捐赠后进行电话随访,要询问孩子的发育情况。如果到了结婚年龄,还需关注孩子的恋爱或结婚对象,目的就是要防止孩子之间可能发生的近亲结婚。
捐精通过率仅 20%?
精子库人员:通过率在 70% 以上
根据此前媒体的报道,大学生的捐精通过率仅有 20%。对此,陕西省人类精子库工作人员给予了否定的回答。
" 如果捐精志愿者遵守我们给定的注意事项有备而来,根据我们的统计,大学生捐献者通过率可达到 70-80%。"
这名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健康的大学生之所以会通不过筛查,可能是因为没有做到提前禁欲 3-7 天,或者有熬夜、酗酒、饮食不清淡等行为,影响通过率。该工作人员提醒,如果遵照相关注意事项,符合捐精条件的志愿者通过率会显著提高。
此外,在公开的对捐精者的条件筛查上,不少人认为,在身高和学历上的限制过于宽泛,不利于优生优育。对此,据新京报报道,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姚佳沛解释称:" 精子库会涉及一些遗传和伦理学问题,像人的兴趣爱好、发展方向等没有办法筛选。"
至于对学历的要求,姚佳沛表示,学历和智力有关,大学生和社会人士对比,其生活环境单一、接触的人相对单一,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相对稳定。
来源 红星新闻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