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人口与发展论坛 11 日在北京举行。调查显示,当前,我国正经历着人口和家庭的双重变迁,低生育率和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
我国低生育率和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
当前,年轻一代婚育观念正在发生改变,家庭规模小型化趋势日益明显。2020 年,我国平均家庭户规模降至 2.62 人,较 2010 年减少了 0.48 人。家庭观念变化带来的延迟婚育、不婚不育,成为我国生育水平下行的最主要因素。全国适龄人口初婚年龄不断推迟,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从 20 世纪 80 年代的 22 岁持续上升至 2020 年的 26.3 岁,初育年龄推迟到 27.2 岁。育龄妇女生育意愿持续走低,2021 年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 1.64 个,低于 2017 年的 1.76 个和 2019 年的 1.73 个,而作为生育主体的 "90 后 ""00 后 " 仅为 1.54 个和 1.48 个。女性现有子女数由 2019 年的 1.63 下降到 2022 年的 1.19。女性终身无孩率快速上升,2015 年为 6.1%,2020 年接近 10%。
中国计生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培安: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于 2021 年的调查显示,35 岁以下女性只有不到 70% 的人认为 " 有孩子的人生才完整 "。日本、新加坡等国从上世纪就开始实施鼓励生育的政策,但 2020 年生育水平还分别处于 1.3、1.1 的极低水平。在我国生育保障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婚育观念的引导,生育水平的提升将异常艰难。
来源 搜狐网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