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卫)近年来,飞盘、腰旗橄榄、攀岩等新兴户外运动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但这些高强度的户外运动也容易引发损伤。据统计,每年有超过 350 万的人群因运动或参加娱乐活动而受伤,即使是专业运动员,一旦运动损伤得不到及时解决,也可能意味着职业生涯的提前结束。在户外有哪些常见的运动伤害?如何预防和快速处理这些损伤?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专家来支招。
△飞盘运动
应力性骨折:通过感受判断伤情很重要
在户外运动中,应力性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损伤情况,通常体现在小腿或足部骨骼出现裂缝。据江苏省体科所专业人员介绍,对于这种伤害,人们很容易通过疼痛的部位和感受来判断是肌肉问题还是应力性骨折。如果是肌肉问题,身体疼痛的感受会更加弥散,对于应力性骨折,疼痛局限于一个部位且感受更加尖锐。
如果出现骨折,即使是轻度骨折也应被视为需要立即治疗的医疗紧急情况,可能需要石膏来促进愈合,恢复时间可能比许多其他类型的运动损伤相关的时间更长,甚至也可能需要手术来修复。
运动损伤:扭伤、拉伤这样应对
扭伤是一种影响韧带的损伤,最常见的形式是过度拉伸导致的撕裂。而其中,踝关节扭伤是最常见的扭伤形式,以疼痛和肿胀为特征。损伤通常发生在外侧韧带上,严重程度可以从拉伤到撕裂。对于户外运动爱好者而言,脚踝扭伤通常发生在精神注意力不集中时,因此在运动过程中要认真走好脚下的路,这对徒步爱好者而言尤其重要。一旦发生扭伤,要对受伤部位进行冰敷,如果疼痛严重,需要就医进行进一步治疗。
拉伤是指肌肉纤维或肌腱撕裂,多数情况下由于突然运动造成,在网球运动员、高尔夫球手和曲棍球运动员中很常见。拉伤可能导致肌肉痉挛、肿胀,通常局限于腿部、手臂、颈部和背部。偶尔可能需要手术来解决严重的拉伤,但大多数情况下通过休息、冰敷以及在某些情况下使用拐杖即可治愈。
△腰旗橄榄
足底筋膜炎:徒步、跑步者需注意
足底筋膜炎是一种足部疾病,在跑步者以及以下肢运动为主的项目中最为常见。足底筋膜是一条组织带,从足跟一直延伸到脚趾,它的损伤特点是脚后跟或脚底感到疼痛。足底筋膜炎的治疗流程可以称为 PRICE,五个字母分别代表:保护、休息、冰敷、加压、抬高。
具体措施为五步:保护受伤的部位,不让它受到第二次损伤;针对限制患处的活动的休息,肌肉及韧带损伤后,局部制动是关键的;及时地对患处进行冰敷可以减少出血、缓解疼痛、炎症的控制等;加压一般在受伤后的 24 — 48 小时内实施,可以限制患处进一步的肿胀,常使用加压绷带包扎伤口,加压要从离心脏远的那端一层层向近端包扎,切记不要包扎过紧,包扎过紧极易引起局部肌肉坏死,加压时可以配合冰敷同步进行;抬高是将患处抬高,更多的是利用重力帮助血液及组织液回流来减少受伤部位肿胀,缓解疼痛。
疼痛:加强肌肉锻炼和力量训练
运动中常见的腰痛可能是由于腘绳肌紧绷、肌肉不平衡、核心肌无力、姿势不良、不正确的运动形式和跌倒造成的。大多数腰痛是由肌肉组织的失调和虚弱引起的,为了防止进一步的问题,日常生活中就要时刻注意脊柱的正确形式和中立对齐。腰痛人群要加强核心肌肉锻炼,伸展腿部、腰部、腰椎和臀部。
膝痛在热爱运动的人群中并不少见,尤其是跑步者以及其他下肢运动中。大多数膝盖问题源于过度使用、磨损、穿着不正确的鞋子、肌肉不平衡或异常,例如腿长不均匀、弓形腿和膝盖受伤等。膝盖疼痛的治疗与其他损伤有所不同,通常,膝盖疼痛会随着肌肉力量训练、合适的鞋型或矫形器而消失。如果疼痛持续两周或更长时间,则需要及时向专业人员咨询,例如运动医学医生或足病医生。
(图片来源:新华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