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杨璞 黄柏文 记者 刘峻)" 感谢你们没放弃,救了我!" 这是南京市民丁先生醒来后说的第一句话。而站在床边的儿子经过 35 个日夜的守候,已是泪流满面。
今年 79 岁的丁先生,去年底开始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今年 1 月 2 日至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就诊,检查发现他除了重度感染还伴有呼吸衰竭等危急重症,后被及时转入肺病科(呼吸内科)的 RICU(呼吸重症监护室)进行进一步救治。
" 丁先生刚收治进来的时候病情非常危重,说实话,我们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能帮他转危为安,但是,只要有一丝机会,我们都不会放弃!"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肺病科(呼吸内科)副主任方小谦介绍说,科室的医疗组争分夺秒制定治疗方案,进行气管插管、镇痛镇静、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等。但是,虽然经过持续的抗感染、止咳化痰等治疗,丁先生的感染症状却不见减退,一度出现加重,又检测出多重耐药菌感染。由于病情危重,医生向丁先生的家属下达了病危通知。但医护人员依然没有放弃,中西医结合的救治依然在进行中。
在该科副主任方小谦、护士长杨海丽及 RICU 医护团队的共同坚持和努力下,丁先生的感染终于被逐步控制,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2 月 1 日,丁先生首次进行脱机锻炼,但在脱机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难题。
" 丁先生的痰液不能顺利排出,导致其呼吸道阻塞,又出现血氧迅速下降等问题,这让本来满怀欣喜的我们又陷入了思考,难道因为长期镇静、阵痛下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导致他丧失了自主排痰的能力?" 丁先生的管床医生黄柏文谈起当时的困惑依然记忆犹新。
" 振作精神!不要放弃!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此时,方小谦主任的鼓励就像定心丸一样,让大家又提起了干劲。终于,在尝试多种不同的脱机方法后,丁先生终于在 2 月 5 日单次脱机时间累计长达 48 小时。
最终,在 2 月 6 日上午,丁先生终于拔除了气管插管,完全脱离对呼吸机的依赖,并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排除气道内的分泌物。在接下来的治疗中,丁先生的病情逐渐平稳,还可以和医护人员进行正常交流。在陆续拔除了深静脉置管、尿管以及胃管等辅助维持生命的通路后,丁先生终于在 2 月 13 日顺利康复出院。
" 妙手扶桑梓,高医攀新峰!" 丁先生出院前和儿女特意为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肺病科全体医护人员送上一面锦旗,这面锦旗承载了又一段医患佳话!
(通讯员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