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假期终于结束啦!神兽终于归位啦!
家长们在开心的同时,也会担心孩子开学能否适应,会不会生病?
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专科主任李卉指出,儿科门诊往往在开学以后就会迎来一波发热、呕吐、腹泻的 " 小病人 ",形成一个儿科就诊小高峰。家长们都有这样的疑问:" 在家好好的,怎么一上学就开始生病?"
快乐的假期一结束,孩子们又将进入紧张的学习生活,从混乱的生活作息转而进入规律的生活节奏,很多孩子 " 调整 " 不过来。
很多家长有意识地通过增加营养、加强体育锻炼等方面来增强孩子的体质,但是很少有家长知道,要想孩子少生病,关键在于脾胃。
孩子脾胃出现问题,首先就会出现消化不良、厌食、呕吐腹泻、腹胀腹痛等消化问题。进而影响孩子的全身营养情况,出现面黄肌瘦,头发枯黄,体重不增或虚胖无力,个子不长,反复感冒生病、贫血等营养问题。甚至会影响孩子的情志,出现精神恍惚,脾气差易吵闹,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开小差,睡眠不安等。
李卉医生认为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对营养的需求更甚成人,但自身脏腑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脾脏功能常有不足,不能及时将摄入的食物转化为精微物质营养输送到全身,从而导致抵抗力不足、容易被他人传染疾病。
怎么辨别孩子是不是脾胃虚弱?
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后天无力改变;脾是后天之本,历代医家都主张想要保持机体健康,就必须调护好脾胃,因此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行对人特别关键,尤其是儿童。
看面色:面色萎黄或青灰,山根处隐约可见青筋;
看形体:身体瘦弱、不长肉、不长个,或者肌肉松弛、虚胖无力;
看食欲:不想吃饭、挑食,一吃多就口臭;
看嘴唇:嘴唇色淡,没有血色、光泽,干燥、皲裂;
看睡眠:睡眠不安,翻来覆去,半夜易惊醒啼哭,睡觉时双目不能闭拢,爱磨牙、流口水;
看大便:长时间不解,开头干硬,后便稀烂;
看体质:容易反复感冒、久咳不愈。
脾胃好,正气足,外邪不可扰
脾胃好的孩子最直接的表现是 " 能吃、能睡、能拉 ",面色红润,双目有神,体格壮实,身高不落后。
调护脾胃的饮食宜忌:
忌食物过于精细,粗细要搭配
忌食物过冷过热,温度要适中
忌食物过于甜腻,糖分要减量
忌食物过于辛辣,口味要清淡
忌食物过于油腻,油炸要少吃
忌狼吞虎咽,三餐不定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调护脾胃的关键,一日三餐,规律饮食,不吃零食和宵夜,不吃生冷刺激食物,少吃高糖、过油、大热量的食物,减少胃肠负担是对脾胃最大的保护。
春季健脾如何吃?
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儿童饮食应注意营养全面,品种要尽量丰富多样,既能助长又能防病,可多食一些种子发的芽菜;人以 " 五谷为养 ",五谷性味平和赋能大,易吸收,主食中加入杂豆类粗细搭配,可以很好的滋养孩子的脾胃。
黄豆芽排骨汤
【材料】排骨 250g,黄豆芽 150g,豆腐半块,生姜葱、盐适量。
【做法】豆腐洗净,切成小方块,豆芽洗净;排骨清水洗净,切小块,焯水;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将排骨、黄豆芽、生姜放入锅中,大火煮半小时;将豆腐放入,小火煮 10 分钟;加入适量盐调味,出锅撒上葱花即可。
【功效】健胃消食、清热解毒、平肝补血。
淮山粳米瘦肉粥
【材料】鲜淮山 15g,瘦肉 30g,粳米 45g。
【做法】粳米淘洗干净,加适量清水浸泡 30 分钟,大火煮开,加入山药块,中火继续熬至粘稠,加腌制去腥的瘦肉沫,继续煮 10 分钟左右,注意多搅拌,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助消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