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胡玉梅 / 文 顾炜 / 摄)走进国家重点实验室,拜高校教授为导师做实验写论文 …… 近日,2023 年中学生英才计划江苏省新学员拜师仪式在南京举行。现场,新学员们向导师们献花,导师们则回赠了笔记本。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 24 位导师及助教团队、14 所项目中学带队教师、99 位新学员及家长代表、往届优秀学员 300 余人参加此次活动。
△ 给老师发放聘书
99 位中学生,拜大学院士、教授为导师
2013 年,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联合开展了一项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简称英才计划。今年正好是该项计划的第十个年头。
今年,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四所高校推荐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子建、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其荣等 24 位基础学科领域资深专家担任导师。江苏省级管理办公室遴选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南京市金陵中学、南京市第一中学、南京市中华中学、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江苏省苏州中学、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江苏省天一中学、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和江苏省姜堰中学共 14 所在科学教育方面成绩显著的中学作为项目中学。
△ 学生给老师送上鲜花拜师,老师回赠笔记本
现场,新学员们手捧鲜花向导师献花,导师们向学员们回赠笔记本。
" 希望大家要像深埋在土壤里的种子,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早日破土而出,找到阳光;要像生长在树林下层的树苗,利用一切可能的缝隙不断长高,尽早攀到树冠,接触雨露。春日酿成秋日雨,希望大家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努力成为将来某个领域有重大发现、重要成果的尖端人才。"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英才计划生物学科导师周长发说。
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英才计划物理学科导师王骏认为,英才计划不仅是对同学们的考验,也是对老师的挑战,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老师们也可以更好地梳理和总结人才培养的经验,并应用于中学教学、大学教育的过程中,让优秀的人才能够更好地涌现出来。
△ 学生给老师送上鲜花拜师,老师回赠笔记本
实施十年,江苏共培养优秀中学生 385 名
" ‘英才计划’的目的是培养一批有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更是一项领先的教育改革实践,探索高校与中学联合自主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 江苏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方胜昔致辞。他说,江苏作为 " 英才计划 " 首批实施省份,十年间共培养优秀中学生 385 名,始终走在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前列。
" 今天你们拜高校导师为师,与同龄人相比,就是率先走在了科学探究的道路上。" 方胜昔希望,新加入英才计划的同学们可以珍惜机会,在导师的指导下完善知识结构、钻研感兴趣的专业领域,体会科学魅力,培养科学思维,提升科学素养;坚定信仰,把学习传承科学家精神作为重要一课,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之中;增强自信,始终保持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以时不我待、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志气,不断向科学殿堂挺进,奔赴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
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叶兵表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教育事业的重要使命,英才计划作为高校拔尖计划的姊妹篇,是基础教育阶段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探索,要在完善机制、拓展范围、持续追踪三方面持续加力。" 省教育厅将持续不断地推动英才计划的实施,与省科协、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共同努力创造更好的机制,探索更好的办法,营造更好的氛围,为青少年英才提供更加广阔的成长发展空间,培养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