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美国创投圈的源头活水、科技创业公司投融资的重要渠道,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下文简称 SVB)的破产,让行业内不少人感到恐慌。对美国的银行业将产生怎样的次生影响,已然成为国内外都在讨论的热点。
对最近一年本就不算活跃的科创行业来说,这更是一次巨大打击。
虽然根据目前的最新消息,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都宣布,会对硅谷银行的资产进行重新评估且给出救助方案,不会让纳税人承担银行破产的巨额损失,但这似乎很难缓解那些中小企业心中的不安。
互联网时代堆积的泡沫
硅谷银行成立于上个世纪 80 年代,主要服务风险投资,存款多来自风投支持的早期创新企业。随着银行业务的逐渐扩大,除了为创业企业提供融资外,SVB 也为 " 成熟 " 企业继续提供金融服务。
据外媒报道,去年资本市场,美国风投机构 " 青睐 " 的高新科技和医疗公司中,近一半公司都是硅谷银行的合作伙伴。
作为企业在早期发展时的重要融资渠道,硅谷银行在创投圈和科技企业中的影响不言而喻。
初创公司利用便利的市场筹措资金,却没有核心业务持续造血,互联网的泡沫从科创行业蔓延到金融端。大规模的资金涌入新兴产业和企业,很多所谓的 " 新经济 " 企业却惨淡收场。
本是利用金融市场资源为科创企业服务的种种创新,却随着互联网和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演变成一些硅谷初创企业 " 投机 " 的渠道。
硅谷 " 降火 " 是 SVB 破产的原因,但也不是唯一原因。
利率的快速上升打击了债券市场,世界各地的央行,包括美联储和英格兰银行,都在过去一年中大幅提高了借贷成本,以试图遏制通货膨胀。但利率上升,现有债券投资价值通常会下降,意味着银行面临损失。
过去两年,资产、负债两端形势均急转直下,硅谷银行持有的大量债券收益下降。
叠加全球科技行业一夜入冬,创业投资风潮迅速降温,没有造血能力的空壳公司发生挤兑,银行资金流动出现问题,造成了如今难以收场的局面。
其实疫情以来,SVB 一直面临压力,更高的利率使初创企业更难通过私人筹款或股票出售筹集资金,银行财务危机越滚越大。
SVB 的破产,被公认为是对硅谷初创企业的一次重大打击。而对于企业来说,财务面临困境,企业也活不久。
中小创业公司受影响颇大
对于企业来说,能在短期获得大银行的信贷意味着企业存活几率的提升,对于初创企业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
硅谷银行采取的模式是投贷联动,贷款对象是接受过风投机构 A 轮或 A+ 轮投资的企业。对于小型科技公司来说,SVB 开户方便快捷,且便于做融资。
援引《21 世纪经济报道》数据,历经过去 40 年发展,目前硅谷银行已帮助约 30000 家高科技初创企业实现融资,与全球逾 600 家创投机构、120 家私募股权基金建立业务联系,在美国高科技初创企业投融资领域的市场份额超过 50%。
创业公司融资本就困难,如今提款困难,很可能导致企业难以负担正常的运营支出,甚至破产。
美国著名创业孵化器 Y Combinator CEO,将硅谷银行的破产称为 " 初创企业的灭绝级别事件 ",他称 YC 1/3 的项目、约 1000 多个创业公司所有的钱都在硅谷银行,下周甚至发不了工资和房租,而保险公司理赔的上限是 25 万美元。
在所有行业当中,生物科技行业可能是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
一直以来,硅谷银行都是医疗健康初创公司金融服务的深度参与方,硅谷银行的大服务行业,就是生命科学行业,参与了去年美国医疗健康及科技板块 44% 的 IPO 项目。
据外媒报道,生命科学企业客户,在 SVB 银行的存款资金总额为 342 亿美元,贷款总额为 74 亿美元。
无怪乎市场有人认为,硅谷银行一朝破产,创投圈可能会 " 倒退十年 "。
不仅是上述行业,据悉,加密行业也是硅谷银行的客户," 元宇宙第一股 " 游戏公司 Roblox 的 30 亿美元现金中的 5% 存在硅谷银行,专注加密货币和区块链的风投公司 Blockchain Capital,同样跟硅谷银行有业务往来。
单一银行业务的弊端在逐渐显露。
硅谷自身也在遭遇危机。2022 年,全球 " 独角兽 " 数量急剧减少,跟 2021 年的高光时刻形成鲜明对比。2021 年,成立时间少于 10 年、估值逾 10 亿美元的未上市企业数量增加 593 个,总估值高达 1.5 万亿美元;2022 年则仅新增 " 独角兽 "332 只,同比近乎腰斩,估值也大幅缩水至 5976 亿美元。
SVB 的倒闭也引发了大众对于银行的集体担忧,破产事件以后银行股已经发生大跳水。
2008 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银行到现在也没恢复元气,这次破产事件的次生影响,恐怕还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延伸阅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