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油菜改良中心贵州分中心,省农科院油菜所的专家们正在对 6000 多份油菜材料进行套袋保种和杂交转育,以改良选育油菜新品种。
省农科院油菜所通过数十年的研究实验,开发了分子标记并构建高效的轮回选择技术体系,持续育成高产油新品种 20 个,平均亩产油达 78 公斤,增产 11%。其中,油研 57 等 7 个品种均为贵州省首次育成且在同年同组区试中含油率居第一的品种。油研 2020 为截止到 2021 年底全国最高产油量品种。
省农科院油菜研究所研究员杜才富告诉记者,这 20 个新品种,其中有 17 个通过了国家的审定,2 个组合通过省级审定,1 个通过登记,含油率都在 46% 以上。
省级龙头菜籽油生产企业熊八妹此前一直采购的传统油菜菜籽,自从和省农科院油菜所合作采用油研 2020 后,也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 传统菜籽 100 斤只出 33 斤油。而油研 2020,100 斤出 43 斤油。菜油我们卖 21 块钱一斤,每 100 斤菜籽,我就要多赚 210 块钱。" 熊八妹负责人熊净说。
此外,省农科院油菜研究所科研团队还应用新型化学杂交剂,创新制种技术,节省人工的同时,制种单产提高 31%。多年来,20 个油菜新品种累计在我国 12 个省市推广超亿亩,新增产油 6 亿公斤。
日前,该项目荣获贵州省 2022 年度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项目负责人省农科院油菜研究所研究员杜才富表示,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培育出适宜机械化、清洁化栽培的耐密植的品种,解决抗倒、抗菌核病的问题,育成的品种含油率都要达到 50% 以上,进一步提高我国食用油的自给率。
来源 人民日报、动静贵州客户端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