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东南 2023-03-19
新发现38例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中疾控最新通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3 月 18 日晚,中疾控官网发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中疾控通报显示,2023 年 3 月 10 日至 3 月 16 日,新发现 38 例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其中 1 例 BQ.1.2,2 例 XBB.1.11.1,13 例 XBB.1.5,2 例 XBB.1.5.7,16 例 XBB.1.9.1,3 例 XBB.1.9.2,1 例 XBB.2.3。其中 XBB.1.11.1、XBB.1.9 和 XBB.2.3 属于首次发现。

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一、感染监测数据

(一)全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22 年 12 月 9 日以来,各省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阳性人数12 月 22 日达到高峰(694 万)后波动下降,2023 年 3 月 16 日降至 4917;检测阳性率2022 年 12 月 25 日达高峰(29.2%)后波动下降,2023 年 3 月 16 日为 0.8%(图 1-1)。

图 1-1 全国报告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于 31 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二)全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抗原检测结果

各省份报告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量呈现波动减少趋势,从 2022 年 12 月 19 日的最高 189 万波动下降到 3 月 16 日的 4.9 万。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自 2022 年 12 月 9 日快速上升,12 月 22 日达高峰(33.7 万、21.3%)后波动下降,2023 年 3 月 16 日阳性数降至 194(阳性率为 0.4%)(图 1-2)。

图 1-2 全国报告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于 31 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二、全国发热门诊(诊室)诊疗情况

(一)总体就诊人数结果

全国(不含港澳台)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于 2022 年 12 月 23 日达到峰值 286.7 万人次,随后连续下降;2023 年 1 月 23 日后就诊人数呈现低位波动,近 3 周(2 月 24 日 -3 月 16 日)在波动增加后开始呈现平台波动,3 月 16 日为 48.3 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 83.2%(图 2-1)。

图 2-1 全国发热门诊(诊室)诊疗人数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于 31 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说明:自 2022 年 12 月 9 日起,监测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诊疗量;12 月 21 日起,增加监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诊疗量(不含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

(二)农村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结果

全国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就诊人数于 2022 年 12 月 23 日达到峰值 92.2 万人次,随后波动下降;2023 年 1 月 23 日后呈现低位波动,近 3 周(2 月 24 日 -3 月 16 日)呈波动增加,3 月 16 日为 9.7 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 89.5%(图 2-2)。

图 2-2 全国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于 31 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说明:农村发热患者诊疗量为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诊疗量(不含村卫生室)

(三)城市发热门诊就诊人数结果

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于 2022 年 12 月 22 日达到峰值 195.4 万人次,随后连续下降;1 月 23 日后呈低位波动,近 3 周(2 月 24 日 -3 月 16 日)在波动增加后开始呈现平台波动,3 月 16 日为 38.6 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 80.2%(图 2-3)。

图 2-3 全国城市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于 31 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说明:城市发热门诊诊疗量含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含社区卫生服务站)。

(四)哨点医院监测结果

2022 年 9 月 -12 月上旬,全国流感哨点医院每周流感样病例(体温 ≥38 ℃,伴咳嗽或咽痛之一)数量稳定在 10 万左右,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就诊人数比值在 2.7%-3.6% 区间波动。第 50 周(12 月 12 日 -18 日)明显上升至 8.5%,第 51 周达到最高 12.1%,第 52 周起快速下降。2023 年第 7 周(2 月 13-19 日)流感样病例占比(1.8%)开始呈现增加趋势,2023 年第 10 周(3 月 6 日 -12 日)流感样病例占比为 9.1%(图 2-4)。

图 2-4 全国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数及占比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于 824 家哨点医院)

2022 年第 49 周(12 月 9 日),流感样病例新冠病毒阳性率开始逐渐增加,在第 51 和 52 周期间达峰值后持续下降,2023 年第 7 周(2 月 13-19 日)新冠病毒阳性率下降至 3.4% 后略有反弹,近 2 周持续下降,第 10 周(3 月 6 日 -12 日)新冠病毒阳性率为 2.7%。2022 年第 49 周以来,流感病毒阳性率则逐步降低,12 月下旬至 2 月初处于极低水平(低于 1.0%);2023 年第 6 周(2 月 6 日 -12 日)以来流感病毒阳性率呈上升趋势,2023 年第 10 周为 53.2%(图 2-5)。

图 2-5 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新冠和流感病毒阳性率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于 402 家网络实验室)

三、住院诊疗情况

(一)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结果

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于 2023 年 1 月 5 日达到峰值 162.5 万人,随后持续下降;3 月 16 日下降至 7091,较峰值减少了 99.6%(图 3-1)。

图 3-1 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每日变化情况(数据来源于 31 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二)在院新冠病毒感染阳性重症患者结果

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中,重症患者数量于 2022 年 12 月 27 日至 2023 年 1 月 3 日期间每日增量近 1 万,1 月 4 日增量明显下降,1 月 5 日达到峰值 12.8 万后持续下降,3 月 16 日下降至 7 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重症 2 例、基础性疾病重症合并新冠病毒感染 5 例),较峰值下降了 99.9%(图 3-2)。

图 3-2 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阳性重症患者变化情况(数据来源于 31 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三)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情况

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数于 1 月 4 日达到每日峰值 4273 例,随后持续下降,3 月 16 日为 0 例(图 3-3)。3 月 10 日至 3 月 16 日,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疗机构累计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 0 例。

图 3-3 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变化情况(数据来源于 31 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四、新冠病毒感染本土病例病毒变异监测情况

(一)总体情况

2022 年 9 月 26 日至 2023 年 3 月 16 日,全国共报送 33486 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共存在 107 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 BA.5.2.48(45.6%)、BF.7.14(23.8%)、BA.5.2.49(9.9%)和 DY.1(8.4%)。BF.7.14.1 等 24 种进化分支构成比在 0.1%-2.9% 之间,79 个进化分支的构成比小于 0.1%(共占 0.9%)(图 4-1)。

图 4-1 全国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变化趋势图

说明:1. 采样日期:2022 年 9 月 26 日至 2023 年 3 月 14 日。

2. 图中标记的数字分别为 BA.5.2.48、BF.7.14、BA.5.2.49 和 DY.1 进化分支有效基因组序列数量。

3." 其它 " 指全国范围 Omicron 变异株构成比小于 0.1% 的进化分支。

(二)12 月以来本土病例病毒变异株监测情况

2022 年 12 月 1 日至 2023 年 3 月 16 日,全国共报送 24789 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全部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共存在 62 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 BA.5.2.48(50.0%)、BF.7.14(26.4%)和 DY.1(8.9%)(表 4-1)。共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 86 例,其中,4 例 BQ.1,2 例 BQ.1.1,1 例 BQ.1.1.17,1 例 BQ.1.1.38,2 例 BQ.1.1.66,1 例 BQ.1.1.69,6 例 BQ.1.2,2 例 BQ.1.8,1 例 DT.2,2 例 XBB.1,2 例 XBB.1.11.1,1 例 XBB.1.12,27 例 XBB.1.5,1 例 XBB.1.5.5,7 例 XBB.1.5.7,2 例 XBB.1.9,16 例 XBB.1.9.1,5 例 XBB.1.9.2,1 例 XBB.2.3 和 2 例 XBB.3。

(三)新冠病毒变异分省份情况

总体来看,北京、内蒙古和天津以 BF.7 及亚分支为优势株其它省份均以 BA.5.2 及亚分支为优势株(图 4-2)。

图 4-2 各省份新冠病毒变异监测情况

说明:1. 采样时间:2022 年 12 月 1 日 -2023 年 3 月 14 日;

2. 图中标记的数字分别为 BA.5.2.48、BF.7.14 和 DY.1 进化分支有效基因组序列数量 ;

3." 其它 " 指全国范围 Omicron 变异株构成比小于 0.1% 的进化分支。

五、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进展

截至 2023 年 3 月 16 日,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349319.7 万剂次(图 5-1)。接种总人数 131044.1 万人,完成全程接种 127700.4 万人,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82755.4 万人。全人群第一剂次、全程接种覆盖比例分别达到 93.0% 和 90.6%(图 5-2)。60 岁以上老年人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68032.3 万剂次,接种总人数 24170.3 万人,完成全程接种 23035.1 万人,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19302.2 万人。

图 5-1 分月新冠病毒疫苗累计接种剂次

(数据来源于 31 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图 5-2 分月全人群中第一剂次接种、基础免疫全程接种覆盖率

(数据来源于 31 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以 2022 年底全国老年人专项摸底调查人口数为基数统计,截至 2023 年 3 月 16 日,60 岁以上老年人第一剂次接种覆盖人数占老年人群的 96.1%,全程接种、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人数分别占符合接种时间间隔老年人群的 96.7%、92.5%(图 5-3)。

图 5-3 基于摸底人口数的 60 岁以上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

(数据来源于 31 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注:1. 第一剂次接种率测算中分子为接种目前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新冠病毒疫苗至少 1 剂次的老年人群,分母为 2022 年 12 月 10 日各省上报的老年人摸底登记人口数。

2. 全程接种率测算中分子为接种灭活疫苗 2 剂次、腺病毒载体疫苗 1 剂次、重组蛋白疫苗 3 剂次的老年人群,分母为接种灭活疫苗 1 剂次、腺病毒载体疫苗 1 剂次和重组蛋白疫苗 2 剂次的老年人群,并且接种后间隔满 28 天(4 周)。

3. 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率测算分子为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老年人群,分母为接种灭活疫苗 2 剂次、腺病毒载体疫苗 1 剂次的老年人群,且全程接种后间隔满 3 个月。(由于重组蛋白疫苗实施加强免疫接种的时间短,接种 3 剂次重组蛋白疫苗人群目前未包括在分母中)。

中疾控周报:我国首次发现

奥密克戎 BA.5.2.48 和

BF.7.14 亚型共同感染病例

3 月 17 日,中国疾控中心网站发布最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China CDC weekly)》,2 月 14 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采集并送检的样本中检测到奥密克戎毒株的共同感染。

2022 年 12 月 23 日,这位患者报告食欲不佳,12 月 29 日,出现疲劳、咳嗽,新冠感染检测呈阳性。2023 年 1 月 4 日,患者出现寒战和发烧(体温 38.9 ℃),并伴有咳嗽症状,住进云阳县中医医院但未明显好转,1 月 5 日出院。1 月 6 日,该患者住进重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传染病科。从 1 月 6 日到 2 月 12 日,8 次核酸检测呈阳性。

研究人员于 2023 年 1 月 28 日和 2 月 7 日从患者身上采集上呼吸道样本,分别命名为 YB20230158 和 YB20230202,这两个样本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分支,不同于奥密克戎亚变体 BA.5.2.48 和 BF.7.14。突变位点分析显示,两个样本都含有奥密克戎亚变体 BA.5.2.48 和 BF.7.14 的特异性定义位点,患者同时感染了奥密克戎亚变体 BA.5.2.48 和 BF.7.14。

文章称,目前在重庆流行的主要严重急性呼吸系综合征病毒 2 型毒株为 BA.5.2.48(>90%),其次为 BF.7.14(约 3.8%)。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关于 BA.5.2.48 和 BF.7.14 共同感染的报告,特别是在重庆,BF.7.14 比例相对较低。

研究人员提醒,监测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 2 型变异株应作为识别合并感染和重组病例的重要策略加以推广。随着各种变种在一个地区共同传播的风险不断增加,对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 2 型变种的监测,特别是对免疫缺陷的关键人群的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认为,共同感染出现的概率极低,这种情况多与患者自身免疫力低有关。

" 两周内同时感染两种病毒的可能性非常小。" 他向中新网解释称,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当中,如淋巴瘤患者,两三个月可能都没有办法清除病毒,在这期间如果接触到其它毒株,就可能会发生共同感染。

来源 中疾控官网、健康时报、中国新闻网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新冠病毒 核酸检测 高峰 新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