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3-03-27
多地发出倡议组织活动 “低彩礼”“零彩礼”悄然成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举行一场 " 不比彩礼比幸福 " 的集体婚礼,开展 " 抵制高价彩礼倡导文明新风 " 主题宣讲,向新人发放倡议书、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培育农村妇女干部当倡导俭朴婚嫁的 " 新媒婆 "…… 近期,多地发出倡议、组织活动,抵制高价彩礼。

近 5 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次点名 " 高价彩礼 ",从中央到地方,积极推动婚俗改革实验区建设," 低彩礼 "" 零彩礼 " 悄然成风,高价彩礼得到一定遏制,群众在婚嫁中的支出负担明显减轻,摒弃婚嫁陋俗正成为更多人的共识与行动。

高价 " 礼 " 变味

今年春节过后,踏上返岗归途,来自中部地区农村的王先生内心有些焦虑:年过 30 的他又被家里催婚了。

" 在老家,我确实是大龄青年了,可现在找对象、结婚也没那么容易。" 王先生坦言,在当地,男方打算结婚,一般要备好房、车,还要出一笔彩礼。彩礼金额大致 20 万元,全部加起来至少六七十万元。

王先生算了一笔账:每月打工挣 6000 多元,一年存下三四万元。如果仅靠自己打工,很难在短期内攒够这笔费用。

生在北方某县城的小刘面临和王先生类似的烦恼。在小刘的家乡,彩礼数也在 20 万元上下,但当地很多人家有攀比心理。" 对男方来说,如果谁家彩礼少,很没有面子;对女方而言,彩礼越高,就觉得嫁的闺女越厉害。" 小王说,正是基于这种心理,彩礼超 " 行情 " 的情况并不少见。

很长一个时期,一些地方的彩礼居高不下,甚至出现了越是偏远山区彩礼越高的怪象。个别地区还流行 " 万紫千红一片绿 "" 三斤三两 " 的说法:前者指 1 万张 5 元钞票、1000 张 100 元钞票和 1 张 50 元钞票;后者指三斤三两的 100 元钞票。

高价彩礼让 " 礼 " 变了味。" 作为我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婚俗礼仪,彩礼有一定合理性,但‘高价’显然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 东南大学社会学系讲师赵浩指出,高价彩礼很可能使部分农村家庭 " 因婚致贫 "" 因婚返贫 ",进而产生家庭纠纷和代际矛盾。

" 这是一种陋俗,也是对人的不尊重,与传统婚礼内含相悖。"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彭林认为," 婚礼 " 的 " 礼 ",是让人们对结婚有敬重之心,认真对待婚姻。" 婚礼是一件严肃的事,高价彩礼把这层含义冲淡了。"

高价彩礼为何难治?全国妇联副主席吴海鹰表示,首要问题在思想观念," 有些人认为,‘彩礼是女儿身价的标志,彩礼要得少会让人笑话’。" 有关数据也佐证了这一观点。调查显示,54.2% 的人认为 " 好面子、随大流 " 是索要高价彩礼的第一原因。

农村适婚青年 " 男多女少 ",则进一步抬高了彩礼。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蓝坊镇魏家村村支书魏三忠介绍,嫁到城里的姑娘不少,到村里的却寥寥无几。目前,村里适婚青年中约七成都是男青年,面临一定的 " 娶妻难 " 问题。

吴海鹰指出," 媒婆 " 等婚姻中介从彩礼中 " 抽成 " 也助推了彩礼金额走高。记者了解到,一些职业媒人为赚取中介费,怂恿女方父母索要 " 服装购置费 "" 离娘钱 "" 菜水钱 " 等,并从高价彩礼中抽成 10% 甚至更多。

" 低 "" 零 " 应提倡

前不久,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 " 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这是中央一号文件 5 年内第 4 次点名 " 高价彩礼 "。

在江西省全南县,玉舍村党支部书记林太金结婚 " 零彩礼 " 这件事近日传开了,打动了不少因高额彩礼而迟婚恐婚的年轻人。

" 他多次在村中移风易俗宣讲会上说支持‘零彩礼’,这次更以实际行动为村里人树立了好榜样!" 村民们说。

" 我和爱人相恋两年,都认为,两情相悦,能一起过好我们的小日子才是最大的幸福。" 林太金表示。

"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过得幸福快乐。" 林太金的岳母说," 零彩礼 " 嫁女儿,也是希望小两口不要因为面子承担债务,轻装前行,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谈到最近的婚俗新风,山西省襄垣县付村村民王科和王靖深有体会。他们是村里第一对 " 零彩礼 " 夫妻。

2017 年,由于父亲重病,王科家里花光积蓄还欠了一笔外债。2019 年夫妻俩准备结婚时,正逢县里大力推动移风易俗。

" 过去女方要十几万元的彩礼很普遍。" 王靖说,但现在农村女性和男性一样,有工作,能挣钱,况且两人感情好是彩礼换不来的。婚后,两人到县城打拼,如今不但还清了欠债,还有了不少积蓄。

近年来,各地根据中央精神,对彩礼 " 限高 "," 低彩礼 "" 零彩礼 " 渐成新风,治理取得一定成效——

河北省河间市,2021 年 4 月至今年 1 月,全市共办理新婚登记 4726 对,其中 " 低彩礼 "" 零彩礼 " 占比 88%,每桩婚事花费比从前平均减少 7 万元至 15 万元;

甘肃省定西市,2022 年 6 月至今,70% 的出嫁方彩礼控制在 5 万元以内,平均为 4.9 万元,比之前下降了 10.9%;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移风易俗条例实施 9 个月内,制止 10 万元以上彩礼 528 起,彩礼从平均 30 万元降至 10 万元以内。

河南省宁陵县倡导彩礼不高于 3 万元;宁夏泾源县明确彩礼不超过 6 万元,并逐年下降;山东省沂水县杨庄镇提倡不要彩礼或少要彩礼,一般不超过 1 万元;江西省萍乡市建议彩礼不超过 3 万元 ……

很多地方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高价彩礼 " 降温 ",为爱 " 减负 "。河南省杞县连续多年举办新风尚集体婚礼。一对参与过集体婚礼的新人说:" 我们的婚姻没有高价彩礼的困扰,也没有细枝末节的烦琐,有的是余生白首、细水长流。"

江苏省东台市紧抓重点人群,建立公职人员婚前廉政谈话、操办婚嫁事宜报告备案、违规操办婚嫁事宜歪风查办三项制度,引导党员干部带头做到婚事新办、简办、廉办。

共建文明乡风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大槐树村村民张盼至今仍记得,自己曾因彩礼发过愁。根据习俗,彩礼金额一般在 12 万元至 15 万元之间。后来多亏当地红白理事会的调解、劝说,彩礼降至 6 万元。

政策的不断落地实施,使高价彩礼在部分地区得到抑制,婚事花费也大幅降低,但高价彩礼在一些地方仍不同程度存在。如何建立治理高价彩礼的长效机制?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靳小怡认为,对高价彩礼的治理应是综合性的,既要从婚宴、彩礼金额的规定性政策入手,也要在促进家庭和谐、保护女性权益、树立正确的奋斗观与爱情观上下功夫。

吴海鹰表示,要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培树一批群众身边自觉抵制高价彩礼的家庭典型,并大力宣扬 " 不要彩礼要幸福 "" 婚后共同奋斗 " 的婚恋观,形成抵制高价彩礼的强大舆论氛围。她还建议制订具体约束性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

" 乡村的情况非常复杂,不能一概而论,需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 赵浩说," 天价彩礼 ",或与村里男女比例失衡有关,或与养老关系密切," 我们只有找到每个地区高价彩礼盛行的具体原因,才能真正解决它 "。

"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来源比较少,彩礼起着家庭经济保障等多重作用。"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马春华指出,要重视高价彩礼背后的经济逻辑,建议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养老、就业和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均衡化,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 要优化服务举措,完善相关激励机制。" 吴海鹰建议:搭建公益婚介平台,为未婚男女提供免费婚介服务;完善婚嫁新风礼遇激励机制,为 " 低彩礼 "" 零彩礼 " 者提供集体婚礼、免费体检、创业担保贷款等暖心支持服务;支持村委会继续用好 " 红黑榜 "" 积分超市 " 等治理方式,激发村民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内生动力。

" 治理高价彩礼,需要我国传统婚礼道德精神的回归。" 彭林认为,高价彩礼盛行反映了部分家庭精神文化的匮乏。他相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人们对中华优秀婚姻家庭文化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高价彩礼等婚嫁陋俗终会得到全面有效遏制。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