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3-04-03
5日9时13分清明:忽见家家插杨柳,始知今日是清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北京时间 4 月 5 日 9 时 13 分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唯一兼具 " 节气 " 和 " 节日 " 两种 " 身份 " 的清明。" 忽见家家插杨柳,始知今日是清明 ",此时节,柳色青青,柳条长长,柳烟淡淡,正所谓 "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 "。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节日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萧放介绍,自古以来柳枝就被视为驱邪避祟的象征。清明祭祖、扫墓,俗信认为会有邪祟出现,为防邪气侵扰,办法就是插柳于户,戴柳于首,而此时节也正值 " 柳色青青柳叶齐 " 之时,到处是 " 阳春三月柳色新 " 的景象,因此,清明又称 " 柳节 ",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射柳等习俗,其中流行最广的就是插柳和戴柳。

南北朝时期就有了关于插柳习俗的文献记载,但当时的插柳活动并非在清明期间。这种情况在唐宋时有所变化,清明已成为全国性的祭祀节日,插柳也渐成清明的特别节俗。出城扫墓或踏青的人无不带柳回家," 插于门上 ",说可以 " 明眼 " 驱邪。柳为春季应时嘉木,得春气之先,它是生命力量的象征,古人墓地一般都种植柳树。由于扫墓折柳的人太多,宋人有诗劝告 " 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 "。

清明戴柳的习俗也由来已久,有将柳枝编成柳圈戴在头上者,也有将柳枝结成花朵插在鬓上者,还有直接将柳条插于头上者。戴柳既是孝心的展示,也是生命力量的祈求。

萧放表示,清明插柳、戴柳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为了驱疫辟邪之用,但在一些地区还有纪年华、惜红颜的含义,民间有 " 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 " 之说。青柳留春,意味着在春季将逝的时节,用青青的柳条象征着对青春、生命的挽留。

又是一年清明时,杨柳依依道春意。" 最美人间四月天,气清景明,春光明媚,大家不妨走到户外,折一根柳条插在门前,或编一个柳圈戴在头上,在感受清明风俗的同时,尽享温暖春光和旖旎春色。" 萧放说。

一审丨编辑 孙悦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值班总编 张鹏

来源丨新华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