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俊才的手机相册里,保存着这样一张照片,照片中是一对双胞胎姐妹,看上去也就七八岁的样子,面对镜头,她们显得有些腼腆。" 拍这张照片的时候,她们已经 15 岁了,但是身高还不到 1 米。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矮小症患者,她们的那种无助、痛苦和自卑,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工艺中心负责人王俊才一边看着照片一边回忆道。
1998 年,王俊才在吉林大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专业攻读完硕士学位后,来到了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一名实验员。在他参加工作第八年的时候,遇到了开头那对患有矮小症的双胞胎姐妹,就是那一刻,让他产生了一定要攻克这个难题的决心。
"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身材矮是因为营养跟不上和体育锻炼不足,很少会想到通过补充生长激素改善身高。" 王俊才说。2002 年,王俊才及团队开始投入长效生长激素的研发。而在长效生长激素的研发上,国际头部企业早在数十年前起步,但在实际应用领域,一直没有成功先例。" 生长激素本质是一种人体正常分泌的具有天然活性的蛋白质,在生理环境下很容易被降解清除,我们要找到一种方法,既要保持其较长时间的血药浓度,保留生物学活性,还要考虑长期使用的安全性。" 王俊才解释说,长效生长激素的研发难就难在这里。于是他们跳出传统方案,选择了聚乙二醇(简称 PEG)链接技术。
"PEG 是一种复杂的高分子聚合物,是研发和生产的关键原料,选择什么样的 PEG,用什么样的链接方式,直接决定了产品的疗效和安全性。而当时国内还没有企业有能力生产 PEG,唯一的途径是从国外购买。我们买了 5 克,花了 16500 元,相当于我当时一年半工资。" 王俊才说,他们对原料十分珍惜,每次实验慎之又慎。
为了解决质控难题,王俊才和团队成员连续奋战 4 个月,每天工作到晚上十点,终于完成了 PEG 修饰药物的分析方法和标准建立。这些年里,他们数不清经历过多少次尝试和失败,但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
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从实验室一步步走下车间生产线。2014 年,长效重组人生长激素通过相关认证正式上市。2015 年," 重组人生长激素系列产品研制与产业化 " 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最近几年,王俊才不断尝试用新技术实现关键原料自产和产品工艺的迭代更新。他说,让更多患者使用上安全、有效,且价格合理的药品,是永远值得科研人员深思的话题。
来源:长春晚报
编辑:古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