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 2023-04-11
全国政协委员曾小敏:创作年轻化,用精品粤剧讲好广东故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文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 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精神文明的供给者,我们要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思维,创作更多符合现代生活方式和更多年轻人愿意接受的粤剧精品,让世界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参加完今年的全国两会返粤后,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结合本职工作继续在思考:如何用精品粤剧讲好广东故事;如何构建青少年戏曲普及高质量发展体系。

用戏曲语言去书写新篇章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曾小敏带去了多份提案,包括《关于深化推进非遗戏曲世界巡演推广的建议》《关于建立文化企业价值评估新体系的提案》《关于构建青少年戏曲普及高质量发展体系的建议》《关于加大美丽乡村建设中古民居村落改造支持力度的建设》等。

" 参加全国两会,我受益良多。其中,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4 月 10 日,曾小敏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谈到,当今的中国,是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盛世,更是文化事业欣欣向荣的盛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根植民间热土,绽放无尽魅力,总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阶段不断释放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让人们在踔厉前行的过程中,不失文化底色,不忘国韵深情。我们戏曲工作者要以传统戏曲传播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并结合时代发展,用戏曲语言去书写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谱写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打造精品剧目展现人文风俗

3 月 17 日,曾小敏与同事们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表演了新编粤剧《红头巾》(该剧最新更名为粤剧《三水女儿 · 红头巾》)。该剧用小人物、小故事,将一个具有世界性话语的群体搬上舞台,讲述了一群年轻女子在 20 世纪 30 年代初漂洋过海到新加坡,做建筑工养家糊口的往事,令现场观众感动不已。据悉,广东粤剧院计划在今明两年开展粤剧《三水女儿 · 红头巾》的全国巡演。

" 用精品粤剧讲好广东故事,是我近年来一直致力的工作。" 曾小敏介绍,结合现代审美,我们开始打造一城一剧:佛山三水的《三水女儿 · 红头巾》,佛山禅城的《鸿胜馆》,东莞的《东江紫荆红》《最是女儿香》,深圳的《风起南粤》,茂名的《谯国夫人》、肇庆的《独立团长》,韶关的《张九龄》…… 我们用剧目展现各地的人文风俗,利用粤剧的影响力宣传各地文化。这也是促进当地文旅发展的一大途径。

此外,粤剧电影《白蛇传 · 情》成功破圈,成为中国戏曲电影新的里程碑;广东粤剧院与珠影再度联手拍摄的粤剧电影《谯国夫人》计划在今年上映;粤歌在互联网平台上获得上千万的点击量。" 双创 " 让粤剧焕发了蓬勃生机。

继续推动戏曲进校园

在《关于构建青少年戏曲普及高质量发展体系的建议》中,曾小敏总结了四个问题:" 戏曲普及的队伍良莠不齐 "" 戏曲普及的内容缺乏标准 "" 戏曲普及的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 "" 大部分戏曲普及的活动还停留在观赏层面,尚未开展实践活动 "。

为此,曾小敏提出四个建议:" 制定戏曲进校园的标准 "" 为学生打造适龄课本剧 "" 建立地方戏曲社会化考级基地 "" 由政府主办青少年戏曲赛事并纳入到教育部门认可名单中 ",精准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曾小敏告诉记者,2010 年起,广东粤剧院开启了 " 粤剧进校园 " 项目,并一直坚持至今。2017 年开始,该院又采用 " 请进来 "" 走出去 " 的方式:" 请进来 " ——在粤剧院内开设了面向学生的 " 粤剧体验馆 ",作为普教基地,定期邀学生们参观体验;" 走出去 " ——成立讲师团,到各大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进行粤剧知识普及。

今年 3 月 19 日,广东省育才幼儿园二院的小萌娃们走进广东粤剧院粤剧文化体验馆,欢乐体验粤剧文化。" 通过近距离接触粤剧,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在心中种下粤剧的种子。这是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很好的途径,也为粤剧的未来培养更多年轻观众。" 曾小敏说,自己与同事对此乐此不疲,并将继续进行 " 构建青少年戏曲普及高质量发展体系 " 的探索。

来源 | 羊城晚报 • 羊城派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责编 | 陈诗洁

相关标签

广东 全国政协委员 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