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2 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最新情况。对比 4 月 15 日中疾控公布数据,4 月 14 日至 4 月 20 日,新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 275 例。
2022 年 12 月 1 日至 2023 年 4 月 20 日,全国共报送 32993 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涵盖 117 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 BA.5.2 及其亚分支(构成比 64.3%)和 BF.7 及其亚分支(构成比 33.0%)等。其中,BA.5.2 及其亚分支包括 DY.2(19.2%)、DY.4(11.6%)、BA.5.2.48(11.3%)、DY.1(8.6%)、DY.3(5.6%)和 BA.5.2.49(3.5%)等;BF.7 及其亚分支包括 BF.7.14(22.4%)、BF.7.14.1(3.7%)、BF.7.14.5(3.0%)、BF.7.14.4(2.4%)、BF.7.14.3(0.4%)和 BF.7.14.2(0.3%)等(表 4-1)。共监测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 603 例,其中,4 例 BQ.1、4 例 BQ.1.1、19 例 BQ.1.1.13、1 例 BQ.1.1.17、1 例 BQ.1.1.18、1 例 BQ.1.1.35、1 例 BQ.1.1.38、1 例 BQ.1.1.46、1 例 BQ.1.1.53、2 例 BQ.1.1.66、1 例 BQ.1.1.69、8 例 BQ.1.2、1 例 BQ.1.23、2 例 BQ.1.8、2 例 CH.1.1、3 例 CH.1.1.1、1 例 CH.1.1.11、1 例 DT.2、1 例 EA.1、2 例 EG.1、3 例 EL.1、7 例 EM.1、1 例 EU.1.1、2 例 FB.1、3 例 FE.1、1 例 XBB、4 例 XBB.1、2 例 XBB.1.11.1、1 例 XBB.1.12、4 例 XBB.1.15、42 例 XBB.1.16、5 例 XBB.1.16.1、16 例 XBB.1.17.1、37 例 XBB.1.19.1、2 例 XBB.1.22、22 例 XBB.1.22.1、1 例 XBB.1.23、5 例 XBB.1.24、1 例 XBB.1.4、109 例 XBB.1.5、2 例 XBB.1.5.11、9 例 XBB.1.5.12、2 例 XBB.1.5.15、7 例 XBB.1.5.23、35 例 XBB.1.5.24、1 例 XBB.1.5.28、1 例 XBB.1.5.32、1 例 XBB.1.5.36、1 例 XBB.1.5.5、2 例 XBB.1.5.7、2 例 XBB.1.9、163 例 XBB.1.9.1、35 例 XBB.1.9.2、1 例 XBB.1.9.3、1 例 XBB.1.9.5、11 例 XBB.2.3、1 例 XBB.2.3.2、1 例 XBB.2.4 和 2 例 XBB.3。
此前,据中疾控 4 月 15 日通报数据,2022 年 12 月 1 日至 2023 年 4 月 13 日,全国共报送 31434 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涵盖 106 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 BA.5.2 及其亚分支(构成比 65.4%)和 BF.7 及其亚分支(构成比 32.8%)等。其中,BA.5.2 及其亚分支包括 DY.2(19.2%)、DY.4(11.9%)、BA.5.2.48(11.6%)、DY.1(8.8%)、DY.3(5.8%)和 BA.5.2.49(3.6%)等);BF.7 及其亚分支包括 BF.7.14(22.2%)、BF.7.14.1(3.7%)、BF.7.14.5(2.9%)、BF.7.14.4(2.4%)、BF.7.14.3(0.4%)、BF.7.14.2(0.3%)等(表 4-1)。共监测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 328 例,其中,4 例 BQ.1、3 例 BQ.1.1、3 例 BQ.1.1.13、1 例 BQ.1.1.17、1 例 BQ.1.1.38、1 例 BQ.1.1.53、2 例 BQ.1.1.66、1 例 BQ.1.1.69、8 例 BQ.1.2、2 例 BQ.1.8、2 例 FB.1、1 例 DT.2、1 例 EA.1、1 例 CH.1.1、1 例 CH.1.1.1、1 例 CH.1.1.11、1 例 XBB、4 例 XBB.1、2 例 XBB.1.11.1、1 例 XBB.1.12、15 例 XBB.1.16、2 例 XBB.1.16.1、8 例 XBB.1.17.1、24 例 XBB.1.19.1、1 例 XBB.1.22、18 例 XBB.1.22.1、1 例 XBB.1.23、4 例 XBB.1.24、1 例 XBB.1.4、50 例 XBB.1.5、6 例 XBB.1.5.12、6 例 XBB.1.5.23、21 例 XBB.1.5.24、1 例 XBB.1.5.36、1 例 XBB.1.5.5、2 例 XBB.1.5.7、2 例 XBB.1.9、84 例 XBB.1.9.1、21 例 XBB.1.9.2、1 例 XBB.1.9.5、4 例 XBB.2.3、1 例 XBB.2.3.2、1 例 XBB.2.4、2 例 XBB.3、1 例 EG.1、2 例 EL.1 和 7 例 EM.1。
以下为 4 月 22 日中疾控发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一、感染监测数据
(一)全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22 年 12 月 9 日以来,各省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阳性人数 12 月 22 日达到高峰(694 万)后波动下降,2023 年 4 月 20 日降至 2661 例;检测阳性率 2022 年 12 月 25 日达高峰(29.2%)后波动下降,2023 年 4 月 20 日为 1.7%(图 1-1)。
图 1-1 全国报告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于 31 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二)全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抗原检测结果。
各省份报告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量呈现波动减少趋势,从 2022 年 12 月 19 日的最高 189 万波动下降到 4 月 20 日的 1.6 万。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自 2022 年 12 月 9 日快速上升,12 月 22 日达高峰(33.7 万、21.3%)后波动下降,2023 年 4 月 20 日阳性数降至 79 例(阳性率为 0.5%)(图 1-2)。
图 1-2 全国报告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于 31 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二、全国发热门诊(诊室)诊疗情况
(一)总体就诊人数结果。全国(不含港澳台)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于 2022 年 12 月 23 日达到峰值 286.7 万人次,随后连续下降;2023 年 1 月 23 日后就诊人数呈现低位波动 , 约 6 周(2 月 24 日 -4 月 6 日)的波动增加及平台波动后,近 2 周(4 月 7 日 -4 月 20 日)呈下降趋势,4 月 20 日为 23.6 万人次 , 较峰值下降了 91.8%(图 2-1)。
图 2-1 全国发热门诊(诊室)诊疗人数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于 31 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说明:自 2022 年 12 月 9 日起,监测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诊疗量;12 月 21 日起,增加监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诊疗量(不含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
(二)农村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结果。全国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就诊人数于 2022 年 12 月 23 日达到峰值 92.2 万人次,随后波动下降;2023 年 1 月 23 日后呈现低位波动,约 6 周(2 月 24 日 -4 月 6 日)的波动增加后,近 2 周(4 月 7 日 -4 月 20 日)呈下降趋势,4 月 20 日为 6.8 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 92.6%(图 2-2)。
图 2-2 全国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于 31 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说明:农村发热患者诊疗量为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诊疗量(不含村卫生室)
(三)城市发热门诊就诊人数结果。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于 2022 年 12 月 22 日达到峰值 195.4 万人次,随后连续下降;1 月 23 日后呈低位波动,约 6 周(2 月 24 日 -4 月 6 日)的波动增加及平台波动后,近 2 周(4 月 7 日 -4 月 20 日)呈下降趋势,4 月 20 日为 16.8 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 91.4%(图 2-3)。
图 2-3 全国城市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于 31 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说明:城市发热门诊诊疗量含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含社区卫生服务站)。
(四)哨点医院监测结果。2022 年 9 月 -12 月上旬,全国流感哨点医院每周流感样病例(体温 ≥38 ℃,伴咳嗽或咽痛之一)数量稳定在 10 万左右,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就诊人数比值在 2.7%-3.6% 区间波动。第 50 周(12 月 12 日 -18 日)明显上升至 8.5%,第 51 周达到最高 12.1%,第 52 周起快速下降。2023 年第 7 周(2 月 13 日 -19 日)流感样病例占比(1.8%)开始呈现增加趋势,第 10 周(3 月 6 日 -12 日)达阶段高峰(9.1%)后开始持续下降,第 15 周(4 月 10 日 -4 月 16 日)流感样病例占比降至 5.8%。(图 2-4)。
图 2-4 全国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数及占比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于 824 家哨点医院)
2022 年第 49 周(12 月 9 日),流感样病例新冠病毒阳性率开始逐渐增加,在第 51 和 52 周期间达峰值后持续下降,2023 年第 7 周(2 月 13 日 -19 日)新冠病毒阳性率下降至 3.4% 后小幅反弹(第 8 周新冠病毒阳性率为 5.1%);第 9-11 周新冠病毒阳性率持续下降(阳性率分别为 3.8%、2.7%、1.9%),第 12-13 周(阳性率分别为 2.3%、2.6%)略有反弹,第 14 周新冠病毒阳性率与前一周持平(2.6%),第 15 周(4 月 10 日 -16 日)小幅增加至 3.2%。2022 年第 49 周以来,流感病毒阳性率则逐步降低,12 月下旬至 2 月初处于极低水平(低于 1.0%);2023 年第 6 周(2 月 6 日 -12 日)以来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第 10 周(3 月 6 日 -12 日,阳性率为 53.2%)后上升趋势明显趋缓,第 12 周(3 月 20 日 -26 日,阳性率为 55.5%)达阶段高峰后开始下降,第 15 周(4 月 10 日 -16 日)流感病毒阳性率为 35.3%(图 2-5)。
图 2-5 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新冠和流感病毒阳性率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于 402 家网络实验室)
三、住院诊疗情况
(一)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结果。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于 2023 年 1 月 5 日达到峰值 162.5 万人,随后持续下降;4 月 20 日下降至 3929 例,较峰值减少了 99.8%(图 3-1)。
图 3-1 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每日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于 31 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二)在院新冠病毒感染阳性重症患者结果。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中,重症患者数量于 2022 年 12 月 27 日至 2023 年 1 月 3 日期间每日增量近 1 万,1 月 4 日增量明显下降,1 月 5 日达到峰值 12.8 万后持续下降,4 月 20 日下降至 10 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重症 2 例、基础性疾病重症合并新冠病毒感染 8 例)(图 3-2)。
图 3-2 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阳性重症患者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于 31 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三)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情况。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数于 1 月 4 日达到每日峰值 4273 例,随后持续下降 ,4 月 20 日为 0 例(图 3-3)。4 月 14 日至 4 月 20 日,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疗机构累计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 0 例。
图 3-3 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于 31 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四、新冠病毒感染本土病例病毒变异监测情况
(一)总体情况。2022 年 9 月 26 日至 2023 年 4 月 20 日,全国共报送 41681 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涵盖 158 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 BA.5.2 及其亚分支(构成比 66.2%)和 BF.7 及其亚分支(构成比 29.8%)。其中,BA.5.2 及其亚分支包括 DY.2(16.7%)、DY.4(11.6%)、BA.5.2.48(11.2%)、BA.5.2.49(8.5%)、DY.1(8.3%)和 DY.3(5.1%)等;BF.7 及其亚分支包括 BF.7.14(21.0%)、BF.7.14.1(3.1%)、BF.7.14.5(2.4%)、BF.7.14.4(2.0%)、BF.7.14.3(0.3%)和 BF.7(0.3%)等。114 个进化分支的构成比小于 0.1%(共占 1.1%)(图 4-1)。
图 4-1 全国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变化趋势图
说明:1. 采样日期:2022 年 9 月 26 日至 2023 年 4 月 19 日;
2. 图中标记的数字按顺序分别为 BF.7.14、DY.2、DY.4、BA.5.2.48、BA.5.2.49 和 DY.1 进化分支有效基因组序列数量;
3." 其它 " 指全国范围奥密克戎变异株构成比小于 0.1% 的进化分支。
(二)12 月以来本土病例病毒变异株监测情况。2022 年 12 月 1 日至 2023 年 4 月 20 日,全国共报送 32993 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涵盖 117 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 BA.5.2 及其亚分支(构成比 64.3%)和 BF.7 及其亚分支(构成比 33.0%)等。其中,BA.5.2 及其亚分支包括 DY.2(19.2%)、DY.4(11.6%)、BA.5.2.48(11.3%)、DY.1(8.6%)、DY.3(5.6%)和 BA.5.2.49(3.5%)等;BF.7 及其亚分支包括 BF.7.14(22.4%)、BF.7.14.1(3.7%)、BF.7.14.5(3.0%)、BF.7.14.4(2.4%)、BF.7.14.3(0.4%)和 BF.7.14.2(0.3%)等(表 4-1)。共监测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 603 例,其中,4 例 BQ.1、4 例 BQ.1.1、19 例 BQ.1.1.13、1 例 BQ.1.1.17、1 例 BQ.1.1.18、1 例 BQ.1.1.35、1 例 BQ.1.1.38、1 例 BQ.1.1.46、1 例 BQ.1.1.53、2 例 BQ.1.1.66、1 例 BQ.1.1.69、8 例 BQ.1.2、1 例 BQ.1.23、2 例 BQ.1.8、2 例 CH.1.1、3 例 CH.1.1.1、1 例 CH.1.1.11、1 例 DT.2、1 例 EA.1、2 例 EG.1、3 例 EL.1、7 例 EM.1、1 例 EU.1.1、2 例 FB.1、3 例 FE.1、1 例 XBB、4 例 XBB.1、2 例 XBB.1.11.1、1 例 XBB.1.12、4 例 XBB.1.15、42 例 XBB.1.16、5 例 XBB.1.16.1、16 例 XBB.1.17.1、37 例 XBB.1.19.1、2 例 XBB.1.22、22 例 XBB.1.22.1、1 例 XBB.1.23、5 例 XBB.1.24、1 例 XBB.1.4、109 例 XBB.1.5、2 例 XBB.1.5.11、9 例 XBB.1.5.12、2 例 XBB.1.5.15、7 例 XBB.1.5.23、35 例 XBB.1.5.24、1 例 XBB.1.5.28、1 例 XBB.1.5.32、1 例 XBB.1.5.36、1 例 XBB.1.5.5、2 例 XBB.1.5.7、2 例 XBB.1.9、163 例 XBB.1.9.1、35 例 XBB.1.9.2、1 例 XBB.1.9.3、1 例 XBB.1.9.5、11 例 XBB.2.3、1 例 XBB.2.3.2、1 例 XBB.2.4 和 2 例 XBB.3。
(三)新冠病毒变异分省份情况。总体来看,北京和内蒙古以 BF.7 及其亚分支为优势株;海南、山西和天津两簇进化分支基本持平;其它省份均以 BA.5.2 及其亚分支为优势株(图 4-2)。
图 4-2 各省份新冠病毒变异监测情况
说明:1. 采样时间:2022 年 12 月 1 日至 2023 年 4 月 19 日;
2. 图中标记的数字按顺序分别为 BF.7.14、DY.2、DY.4 和 BA.5.2.48 进化分支有效基因组序列数量;
3." 其它 " 指全国范围奥密克戎变异株构成比小于 0.1% 的进化分支。
五、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进展
截至 2023 年 4 月 20 日,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349443.2 万剂次(图 5-1)。接种总人数 131048.0 万人,完成全程接种 127708.4 万人,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82783.9 万人。全人群第一剂次、全程接种覆盖比例分别达到 93.0% 和 90.6%(图 5-2)。60 岁以上老年人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68083.7 万剂次,接种总人数 24169.3 万人,完成全程接种 23036.1 万人,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19318.9 万人。
图 5-1 分月新冠病毒疫苗累计接种剂次
(数据来源于 31 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图 5-2 分月全人群中第一剂次接种、基础免疫全程接种覆盖率
(数据来源于 31 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以 2022 年底全国老年人专项摸底调查人口数为基数统计,截至 2023 年 4 月 20 日,60 岁以上老年人第一剂次接种覆盖人数占老年人群的 96.1%,全程接种、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人数分别占符合接种时间间隔老年人群的 96.7%、92.6%(图 5-3)。
图 5-3 基于摸底人口数的 60 岁以上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
(数据来源于 31 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注:1. 第一剂次接种率测算中分子为接种目前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新冠病毒疫苗至少 1 剂次的老年人群,分母为 2022 年 12 月 10 日各省上报的老年人摸底登记人口数。2. 全程接种率测算中分子为接种灭活疫苗 2 剂次、腺病毒载体疫苗 1 剂次、重组蛋白疫苗 3 剂次的老年人群,分母为接种灭活疫苗 1 剂次、腺病毒载体疫苗 1 剂次和重组蛋白疫苗 2 剂次的老年人群,并且接种后间隔满 28 天(4 周)。3. 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率测算分子为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老年人群,分母为接种灭活疫苗 2 剂次、腺病毒载体疫苗 1 剂次的老年人群,且全程接种后间隔满 3 个月。(由于重组蛋白疫苗实施加强免疫接种的时间短,接种 3 剂次重组蛋白疫苗人群目前未包括在分母中)。
来源:中疾控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