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2023-05-02
独家专访全网蹲守的淄博爆火“绿豆糕大爷”:目前一天能赚300元,希望未来找到手艺传承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你卖的绿豆糕好吃吗?"" 不好吃!"" 大爷为啥要出来摆摊?因为不想在家听大妈唠叨 "…… 由于说话风趣幽默,出摊时间不固定,出摊地点 " 神出鬼没 ",在淄博市周村区内,蹬着三轮沿街售卖绿豆糕的大爷,突然成了网友到淄博旅游的必打卡项。为了找到大爷,全国各地的网友甚至建起 " 逮大爷 " 微信群,群内的 " 知情人士 " 会不定时通知其他成员," 绿豆糕大爷 " 即将在哪里出摊、大约什么时候到,目前排队有多长 …… 红星新闻记者看到,目前该群成员已有超 200 人。更有一些外地人,为了吃上原本 10 块钱 1 斤的绿豆糕,甚至愿出近 50 元的运费远程购买邮寄到家 …… 作为当事人的 " 绿豆糕大爷 ",在全网爆火后生活有了怎样的改变?是否真的像网友所说,是为躲避大妈唠叨才出来摆摊?被网友笑称为 " 淄博爆火受害者 " 的 " 绿豆糕大爷 ",是否也会被每日的 " 现场蹲守 "、" 网络围观 " 所困惑?出圈后,大爷是否如网友所言实现了 " 一夜暴富 "?4 月 29 日,红星新闻记者来到 " 绿豆糕大爷 " 家中,就舆论关心的多个话题,独家采访 " 绿豆糕 " 大爷以及其大女儿赵女士。

" 绿豆糕大爷 " 成淄博游客旅游的新副本 网络截图

直播、合影、录像、电话催促 ……

蹲守 " 绿豆糕大爷 " 的队伍里,都是什么人?

4 月 29 日下午 3 时许,红星新闻记者在周村区 148 医院附近看到了 " 绿豆糕大爷 " 和女儿的身影。人潮将二人围得水泄不通,拍照、合影、摄像、直播者众多,扫码购买到绿豆糕后,大家又对着手机分享起绿豆糕的口感如何。

不到 20 分钟,一整箱绿豆糕便被售罄。人潮散去后仅半小时过去,大约下午 4 点,另一波蹲守者陆续出现。到下午 5 点半左右,等候买 " 绿豆糕 " 的队伍已经排出 10 多米远。

" 我今天刚开车到淄博,立马就赶到这边。" 正在排队的张大哥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从天津驱车 200 多公里到达淄博,就是专程为吃绿豆糕而来。" 在网上看到绿豆糕卖相好,想尝尝 " 是张大哥想买的原因:" 无数次刷到,就心动了。"

蹲守 " 绿豆糕大爷 " 过程中,有人开启现场直播

但也有人为 " 刷副本 " 而来。另一位排在队伍前列的年轻姑娘,下午 4 点不到就到了现场:" 就是好奇这个大爷,想和大爷说几句话,然后拍视频发抖音。" 这名姑娘说,全网都在蹲绿豆糕大爷,她的朋友很多没赶上,而这一次她想刷上这个副本,证明自己成功蹲到了大爷。在她看来:" 比起吃绿豆糕本身,能蹲到大爷才更有意义。"

当然,现场也有本地人排队等待。一位淄博本地姑娘此前也并未吃过大爷的绿豆糕,但随着网络的传播,她也特地赶来品尝自己家门口突然出圈的食物。另一位年龄稍长的本地人则表示,在大爷火之前自己就会经常买来吃。" 以前大爷蹬着三轮沿街叫卖,买起来很方便;现在他也不叫卖了,我们要买也得排长队。"

接近傍晚 6 点,绿豆糕大爷迟迟未出现。记者注意到,其中几人开始打电话,挂完电话后告诉队伍里其他人:" 刚问了大爷,他们在路上马上就到。"

绿豆糕大爷的大女儿赵女士告诉记者,他们每天都会接到好几个催促电话。" 知道大家在排队,我们很感激。只是有时候会堵车、会来不及做,所以没法准点送到。"

" 绿豆糕大爷 " 的制糕之路:

卖的是自创的 " 豆蜜糕 ",无所谓别人模仿

72 岁的绿豆糕大爷,虽然在淄博周村区摆摊,但家实际在滨州与淄博两市交汇的一个村子里。" 之所以在周村卖,是因为那里人多,消费能力也比我们镇上高,距离我们也很近。" 赵大爷说,自己一直都是在周村沿街卖,骑三轮大概 20 分钟就能到。

实际上,赵大爷蹬着三轮沿街叫卖绿豆糕已有 38 年时间。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己实际上卖的并不是大家说的 " 绿豆糕 ",而是自创的 " 豆蜜糕 ",原材料仅有红枣、绿豆等,不会加入糖分。

" 豆蜜糕 " 是赵大爷自创的新产品。他告诉记者,小时候家里人会做豆蜜糕,但市场上并没有售卖,于是赵大爷出于个人的兴趣,将家里祖传的手艺改良,自己研发出了新式豆蜜糕并开始沿街叫卖。" 靠着这个手艺,挣点微薄的收入。"

谈及于此,赵大爷脸上有着藏不住的欢喜:" 我自创的东西能这么受欢迎,是大家对口味的认可。" 而被人们误称为 " 绿豆糕大爷 ",他也并不介意:" 大家喜欢就好,我随意。"

随着网络上爆火,赵大爷也知道不少商贩纷纷效仿,推出了各家的豆蜜糕,但他并没有表现出不满。" 不能说我卖了就不让别人卖,但是这个味道好不好我就不知道了。" 赵大爷希望其他商家做的豆蜜糕,不会砸了这个刚火起来的招牌。

一箱豆蜜糕约 40 斤,可供约 40 名消费者

在过去,赵大爷每天 7 点多出摊到周村叫卖,就得在头一天晚上就泡好绿豆、红枣等,到凌晨 3 点起床蒸豆蜜糕才能实现。" 但现在一天要蒸 3 箱,卖完回来就要蒸新的一箱。" 赵大爷说,一箱大约有 40 来斤豆蜜糕,能满足 40 个消费者的需求。记者也在赵大爷家里看到,直至夜里 10 点多,他和老伴仍在清洗和泡发第二天出货要用到的食材。而这样的 " 紧张工作 ",赵女士说,已经持续了快一个月。

为躲大妈唠叨才出摊?

赵大爷:结婚 45 年关系很好

在近一个月的持续出圈中,尽管平时并不接触社交媒体,但赵大爷也知道自己火了。看着网友有趣的留言,有时家人们也会把评论读给赵大爷听,看到 " 追车 " 的视频,女儿们也会分享给赵大爷看。" 不得不说,这些内容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爸爸妈妈最近开心了很多。"

赵大爷在家接受红星新闻独家专访

女儿赵女士回溯起这段突然的走红过程,或许是因为有人偶然拍下了 " 想买绿豆糕,爸爸却骑车加速离开的视频 "、也或许是 " 有人问好不好吃,爸爸直接说不好吃的对话 "……

对于网友调侃赵大爷是 " 淄博爆火受害者 " 的说法,赵大爷却并不认同:" 大家喜欢我,买我的糕点,我有钱挣为啥是受害者,我高兴还来不及。"

对于过去回答网友绿豆糕好不好吃,自己却说不好吃的做法,赵大爷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 好不好吃得客人说了算,我哪能自卖自夸?"

至于出摊的原因,近期有网友传出赵大爷是 " 为躲大妈唠叨才摆摊 " 的说法,赵大爷则不断感慨网友们的有趣。" 我都不记得这是不是我自己说的了,也可能是我开玩笑回了一句,结果被大家当真给传出去了。"

在女儿赵女士看来,爸爸和妈妈结婚 40 多年里,感情一直很好。

" 一般就是爸爸负责做绿豆糕出去卖,家里都是妈妈在照顾。" 赵女士告诉记者,自她记事以来,爸爸就是做豆蜜糕养活全家,爸爸不在家时,妈妈就在家准备材料,其他家务也落在妈妈肩上。" 看到网友的调侃,他们也没生气,这些不会影响到爸妈的感情。" 赵女士说。

不过,赵女士表示,一旦爸爸回到家,便会让老伴歇着,尽量都自己来承担其他家务。

在不少网友发布的 " 逮大爷 " 视频里,赵大爷听到有人追着想买豆蜜糕反而加速离开。" 看起来并不想被追着买。" 对于此举,一些网友呼吁大家别对大爷围追堵截,也有恶评认为大爷是在炒作。" 爸妈都还住在农村,我们哪里会什么炒作营销。" 赵女士说,赵大爷的火是突然之间,背后并没有任何营销团队,自己也不懂得如何炒作。

而对于 " 越追越跑 " 的做法,赵大爷则告诉红星新闻记者," 要是我没停下来,那就是我没听见,绝不是对网友不满意。" 自己的本意并不是想跑,而是想赶紧找个安全的地方停车来卖,尽量不要占用车道,也是出于对顾客的安全考虑。

网络爆火之后,几乎每天都能接到网友们的电话,一些是问今天在哪里,多久出摊,也有人是催促着赶紧出摊。这些天里,甚至有少部分人直接来到了大爷家里,赵女士说。" 不过最近来的客人都很好心,有些主动帮着包装,有些是直接上门买豆蜜糕,所以我们也都请他们进来了。" 赵女士呼吁,希望更多的网友能关注豆蜜糕本身,尽量不要到家里来,也不要在网络泄露老人的隐私。

女儿开车陪同送货,现场依旧顾客爆满

爆火以后赚很多钱么?未来会扩大经营吗?

一天能赚 300 元,未来希望能找到手艺传承人

持续近月余的火热出圈,是否让赵大爷一夜暴富了?红星新闻记者跟随赵大爷回到家中看到,房屋并没有任何新添置,依旧住在村子中的老房子里,陈设也保持简单。

" 真的没有大家想的那样赚了很多钱,因为一天只能做这么多了,利润也不多。" 赵女士告诉记者,过去一天卖完一箱,能赚不到 100 元,眼下一天能卖 3-4 箱,也就能赚到约 300 块。" 再供不应求,我们也做不过来了。" 赵女士说。

尽管供不应求,但赵大爷卖的豆蜜糕还是保持在 10 元 1 斤的售价:" 这个售价能赚大概 30% 的利润,也就是卖 1 斤能挣 3 块钱。" 赵大爷告诉记者,最近一次涨价已是 1 年前的事了,原因是当年的绿豆价格涨了 1 块钱。

和赵大爷同村的胡先生,眼下正帮着赵大爷一家一起为远方的客人代发豆蜜糕。作为 95 后的胡先生更懂得如何通过网络向周边地区的顾客发货。" 他们太热情了,有些人都愿意出 50 元运费,买 10 块钱的豆蜜糕。"

不过由于不易保存,且产品数量有限,靠单打独斗满足全国网友的需求难以做到,胡先生表示,自己目前能服务的群体数量也很有限,且大多集中在山东附近地区。

当然,不少运营公司、厂商等也早已嗅到了商机,找到赵大爷希望能帮忙经营合作。

" 但我们真的不懂如何合作,如何扩大经营又不失了口感。" 赵女士表示,因为不懂得经营,所以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我们想有个固定的摊位,但摊位费我们还承担不起;我们想扩大经营,又不知道流水线生产能不能保质保量。"

赵女士也向红星新闻表示,自己希望能通过媒体的报道,找到人品好、有诚意和诚心的合作商一起,带着赵大爷甚至更多村里的人,通过豆蜜糕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也能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但一切的前提是合作商必须诚信经营。

眼看着生意的红火,赵大爷也开始思考这门手艺的传承。

" 希望能有吃苦耐劳、真的喜欢这行的年轻人,我们也很愿意把手艺传下去。" 赵女士这样说。

来源:红星新闻

编辑:古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