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东南 2023-05-02
乐游“公园省” 黔贵胜江南!《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头条聚焦贵州旅游提质增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2023 年 5 月 2 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推出文章《乐游 " 公园省 " 黔贵胜江南 贵州旅游提质增效观察》,聚焦正在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贵州,随着旅游业逐步复苏,大开迎客之门,聚焦旅游资源、客源、服务三方面发力,推动多产融合、数据赋能、服务升级,让旅游产业化不断实现新突破、绘出新图景。具体报道如下:

" 在黄果树瀑布玩水、在百里杜鹃景区赏花、在荔波感受世界自然遗产的深邃、在西江千户苗寨体验苗族文化的神秘 ……" 在素有 " 公园省 " 之称的贵州,从乌蒙山麓,到苗岭南北,再到武陵山下,处处洋溢着高原特有风情,生机与活力在黔山贵水间汩汩流淌。

千山春色,百花争艳。随着旅游业逐步复苏,正在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贵州,大开迎客之门,聚焦旅游资源、客源、服务三方面发力,推动多产融合、数据赋能、服务升级,让旅游产业化不断实现新突破、绘出新图景。

多产融合,共聚发展人气

把旅游资源做成精品,做出特色,是贵州精细化打造多层次旅游产品的思路之一。通过推动 " 文化 + 旅游 "" 农业 + 旅游 "" 非遗 + 旅游 " 等多种产业融合发展,贵州农业游、文化游、非遗游、体育游等多种特色旅游形态竞相涌现,旅游人气日益聚集。

在中国茶叶第一县——贵州湄潭县,县域内永兴镇种植的万亩茶园,成为以茶为主题的网红旅游景点。最近,不少游客陆续前来体验采茶、炒茶、茶艺,茶香与欢笑弥漫了整个景区。在茶园玩累了,游客们便可就地扎下帐篷宿营,躺在茶园里领略浩瀚星空。

" 游客采茶之后,可以在师傅指导下炒茶,炒好了还可以在现场学习茶艺,品尝自己亲手做的茶叶。" 景区负责人游红说,从春天到冬天,不同季节都有关于茶叶的主题活动,农旅融合延长了产业链,给景区聚集了人气。

在贵州各地,类似 " 茶 + 旅游 " 的农旅融合项目蓬勃发展,赤水市的 " 竹 + 旅游 "、毕节市的 " 花 + 旅游 "、铜仁市的 " 油茶 + 旅游 " 等逐步成为农旅融合发展的贵州名片。

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王茂祥 摄

与此同时,充满贵州特色的 " 文化 + 旅游 ",正撬动广阔的国内外旅游市场。以世界文化遗产、红色文化遗产、少数民族文化等为代表的地方文化,吸引着来自海内外的游客向贵州聚集。

连日来,遵义市娄山关战斗遗址、石阡县困牛山红军战斗遗址、四渡赤水纪念馆、黎平会议旧址等一大批贵州红色文化基地,迎来了一批批体验红色文化之旅的客人。

在娄山关战斗遗址附近,娄山关大型实景演出基地、娄山关红色剧场成为游客深度体验红色文化的场地。近日,一家来自广东省的企业将团建活动放到娄山关附近举办,该企业负责人杨洪说:" 白天参观战斗遗址、参与实景演出,晚上在剧场聆听‘一条腿的将军’的故事,提升了团队的协作意识。"

游客在遵义娄山关战斗遗址旅游观光。徐其飞 摄

旅游业态逐步丰富的同时,旅游商品体系正在逐步形成。近年来,贵州着力打造旅游商品产业集群,逐步形成了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旅游商品产业化之路。目前,贵州已形成 13 个特色系列品牌、1361 个重点旅游商品。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说," 十四五 " 期间,贵州将大力推动 " 旅游 +""+ 旅游 ",推动农旅、工旅、城旅、商旅、康旅、体旅、交旅、水旅等深度融合,深化与一、二、三产跨界融合发展,形成多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推动旅游资源供给从单一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康养、体验等多种业态转变。

数据赋能,蓄积发展朝气

牢牢抓住客源这个关键要素,挖掘客户旅游需求,是当下贵州重点旅游景区的头等大事。大数据、5G、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正在助力贵州对旅游市场进行智慧化重塑,以个性化需求为着力点,以大数据推介为主抓手,开拓广阔的旅游客源市场。

去年 3 月,国内最大的旅游社区之一马蜂窝国内总部正式落户贵州,并于今年 2 月完成第一轮融资;今年初,另一个线上旅游平台巨头携程集团与贵州省人民政府签署了三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深耕智慧文旅。

旅游大数据平台瞄准贵州发力,将给贵州深度开掘线上客源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作为中国年轻一代用得更多的旅游平台,我们将在为用户提供随需应变的旅行决策服务的同时,也会通过数字化工具为旅游目的地和各类旅游业态赋能。" 马蜂窝联合创始人陈罡说。

携程平台数据显示,2022 年,贵州省在线旅游人次与交易额,已基本恢复至 2019 年水平,同年 7-8 月,贵州暑期旅游人次与订单金额,以及酒店、门票等多业务线,同比增长均跃居全国第 2 位。

除了通过线上引流,对线下旅游人群进行精准分析、挖掘,也是重要一环。在安顺市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贵州黄果树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 " 一个中心,四个平台 " 的智慧旅游应用体系,即:大数据中心、指挥调度平台、运营管理平台、智慧营销平台和智慧服务平台。

" 通过大数据手段对游客进行画像,通过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记录、处理、分析与优化,从而了解游客需求,并有针对性制定精准营销策略、深度挖掘客源。" 贵州黄果树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大数据赋能旅游不仅仅体现在旅游景区,还串联起与旅游相关的酒店、商户等,为贵州的农特产品、旅游商品等找到了新的客户。

" 一码游贵州 " 全域智慧旅游平台。(" 一码贵州 " 供图)

以微信小程序 " 一码游贵州 " 为例,它作为贵州的全域智慧旅游平台,已经成为了游客的必备数字帮手之一。目前," 一码游贵州 " 接入 A 级以上景区 500 多家、酒店 3.9 万余家、商户 6.2 万多家、特色商品 2.4 万多种,累计访问量 4.6 亿次、服务游客 3427 万人。

贵州正在持续推进 " 大数据 + 全域智慧旅游 " 建设,预计到 2025 年,将建成 100 个旅游业与大数据融合发展标杆项目。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手段将不断在客源开发、创新文旅消费方式等方面,促进线上线下结合发展,着力打通创新链、应用链、价值链,牢牢把握住客源开发的前沿技术阵地。

基础升级,夯实发展底气

65 岁的湖南游客喻名琴近日再度来到贵州黔东南州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她感叹贵州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始终难以忘记十多年前来这里旅游的深刻体验。

" 那时到这里,路难走,基本是一路乘车一路吐;睡不好,星级酒店很难找;玩不爽,厕所数量少,而且旱厕臭气熏天。" 喻名琴说,现在高铁、高速公路非常方便,民宿整体水平不输于星级酒店,旅游的舒适度、体验感实现了质的飞跃。

依山而建的西江千户苗寨犹如一座 " 露天博物馆 ",展示苗族发展的史诗。钟传坤 摄(贵州图片库 发

十多年间,西江千户苗寨的年游客接待量已经从数万人次,上涨到数百万人次。游客的美好口碑,是贵州多年苦练内功、不断升级基础设施的结果。

回首过去十多年间," 地无三里平 " 的贵州,一跃成为了畅通无阻的 " 高速平原 "。2014 年 12 月 26 日,贵州首条高速铁路——贵广高铁建成通车,标志着贵州迈入高铁时代。如今,贵阳成为全国高铁枢纽之一,形成了贯通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区的高铁通道。2022 年,贵州省新增公路 4.4 万公里,通车总里程达 20.9 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8331 公里,排全国第四名。

从旅游住宿环境看,酒店、民宿朝着特色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尤其是贵州部分民宿已成为行业标杆。

随着天气转暖,黔东南州雷山县丹江镇白岩村的 10 栋民宿进入营业旺季,周末或节假日一床难求的现象又开始出现。" 民宿要走高端路线,不仅要从规划设计上考虑清楚,还要强调对客人的高品质服务。为此,我们不断派人去外地学习民宿管理经验,提高服务水平。" 负责民宿运营的白岩村党支部书记唐文德说。

目前,贵州省民宿总量已突破 1.2 万家,较 2019 年增长近 5 倍,总量排名全国第 5 位,尤其是在万峰林、梵净山、黄果树等地区形成了高品质的民宿集群。

为了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贵州省制定了《贵州省民宿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 2023 — 2025 年 ) 》,重点在 A 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民族特色村寨、夜间消费聚集区、城市旅游目的地等区域布局民宿集群。

到 2025 年,贵州预计新增民宿相关企业 5000 家,限额以上民宿企业达 150 家,评定等级民宿 600 家。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说,贵州将依托 A 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城市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地等,充分释放景区流量外溢效应,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效应好、综合性强的景区带动型文旅产业集聚区。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江南 贵州 乐游 永兴 体育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