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兰州新区残疾人联合会印发《兰州新区 2023 年文化进残疾人家庭 " 五个一 " 项目和文化进社区项目实施方案等 10 个方案》,推出了一系列扶残惠残举措,旨在鼓励扶助残疾人就业及生活,大力树立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更好促进新区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 五个一 " 文化服务
针对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开展读一本书、看一场电影等文化服务项目;在残疾人较为集中的村(社区)开展文化进社区项目。对文化进残疾人家庭项目每户补助 500 元,文化进社区项目每个村(社区)补助 1 万元。
自主创业补贴和新业态就业岗位补贴
实施兰州新区 " 情满新区助残就业行动 ",对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和新业态就业的残疾人,给予每人 2000 元一次性创业补贴或新业态就业岗位补贴。
提供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服务
对符合条件且提出辅具需求的残疾人,以及基本状况调查系统中未提出辅具需求但属于特殊困难的残疾人(包括低保、特困、0-17 岁儿童、在校残疾学生、退役军人等),提供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根据适配的辅具类别,给予一定数额的补助。
实施残疾人托养服务
通过兰州新区社会福利院、兰州新区西岔综合门诊部(兰州新区精神卫生中心)、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等托养服务机构和依托社区建立的日间照料中心,就近就便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和护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心理疏导、社会适应能力辅导、职业康复、劳动技能训练和辅助性就业等服务。
培育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
培育特色突出、功能完善、承载能力强,具有可持续发展和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的省级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为残疾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综合服务平台和发展空间,带动困难残疾人就业增收。对经省残联认定为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的,给予 20 至 35 万元的补贴。
给予残疾人种养加项目补助
对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且户籍在兰州新区,注册并经营农业种植养殖加工业的农村残疾人,经残联组织审核确定的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残疾人领办企业等,每个项目给予 2 万元补助。用于扶持残疾人改善生产设施设备、物资投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科技含量和残疾人就业帮扶等。
给予残疾评定补贴
对符合条件的智力、精神残疾人按照每人 120 元标准给予补贴,其他类别残疾人按照每人 100 元标准给予补贴。
给予规范化建设补贴和就业补贴
对符合条件的盲人按摩机构给予 3 万元的规范化建设补贴;对符合条件的盲人按摩机构每安置 1 名盲人就业给予 2000 元的就业补贴。
给予残疾大学毕业生就业补贴
对吸纳安置应届残疾大学毕业生就业,且试用期满签订劳动合同,并按要求办理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给予每人每年 2 万元的补贴,补贴期限为 3 年。
给予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补贴
对符合条件且安置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的辅助性就业机构,安置 5 至 9 名就业的,补贴 10 万元;安置 10 名至 15 名就业的,补贴 15 万元;人数超过 15 名的,补贴 20 万元。
10 项举措在省上下达资金和任务的基础上,兰州新区又从福彩公益金留成部分和年初财政预算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予以保障,进一步扩大了残疾人政策惠及面,增加了服务项目名额,为兰州新区广大残疾人和用人单位送出了 " 大礼包 "。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建平
一审丨编辑 包学枫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值班总编 汪文学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