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5 月 16 日,广州绿色发展报告发布暨助力 " 打造广州北部增长极 " 研讨会在广州市花都区举行。本次研讨会以 " 绿色低碳引领 共创湾区未来 " 为主题,会上重点推介了《关于推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花都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制造、新型储能、氢能等产业,力争到 2025 年,全区新能源产业产值达到 100 亿元,到 2030 年达到 500 亿元。
广州绿色发展报告发布暨助力 " 打造广州北部增长极 " 研讨会在花都区举行
探索绿色金融,把握 " 双碳 " 机遇
今年 3 月,广州出台《广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重点实施 " 碳达峰十大行动 "。会上发布的《广州绿色低碳发展报告》以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为遵循,参照国内较成熟的绿色低碳指标体系,并结合上级部门对各区的考核和要求,最终形成 4 个一级指标、共 12 个二级指标的绿色低碳指数指标体系,主要反映广州 11 区在能耗降幅、经济结构调整、治水治污、城市绿色低碳行动方面的成效。报告以 S(优秀)、A(良好)、B(及格)对 11 个区的绿色低碳指数分级,结果显示,花都区、黄埔区和南沙区为 S 级。
自 2017 年 6 月广州获批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来,以花都为核心的广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连续四次排名第一,成为广州重要的 " 绿色金融样本 "。通过出台 "1+4" 政策,花都区在全国率先建立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发展扶持激励机制、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认证机制、绿色项目产融对接机制、绿色金融风险补偿机制。
"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引导和激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的方式投向绿色低碳可持续领域。" 暨南大学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暨南大学广州区域低碳经济研究基地执行主任沈洪涛表示,绿色金融将环境因素纳入金融业务决策和运营管理过程,避免了资金流向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正是广州绿色金融实践的目标。
据介绍,《广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开展 " 碳达峰碳中和先行先试行动 "。花都将致力于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进一步升级,探索更丰富的绿色金融产品。此外,花都生态文旅资源禀赋优良,还将重点保育广清绿芯、流溪河蓝脉,塑造 " 一湾、两带、多廊 " 绿色骨架,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 绿美花都 "。
推动新能源产业聚集,助力打造北部增长极
研讨会上,花都区推介的《关于推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围绕壮大新能源产业规模、积极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拓展新能源产业应用场景、加大新能源技术研发力度、优化产业发展政策环境等五个方面,提出 24 条细化任务。
研讨会上,《关于推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的政策解读
根据方案,花都区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光伏组件制造产业、新型储能产业、氢能产业等领域。力争到 2025 年,全区新能源产业产值达到 100 亿元,到 2030 年达到 500 亿元。此外,花都区将加大优质企业招商力度、持续优化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集聚。
会上还展开了圆桌对话环节,就 " 助力打造北部增长极 " 的话题进行探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花都区分局总工程师邓楠表示,接下来,将利用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广州 2049 发展战略规划等战略规划编制契机,持续加强市区衔接,不断提升花都的显示度和战略高度,把握空铁融合发展机遇,将花都打造成为 " 国际综合交通枢纽门户、枢纽型经济新高地、世界级航空都会区、大湾区国际开放新平台 "。
圆桌对话环节就 " 如何抓住新机遇,助力打造广州北部增长极 " 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
采写:新快报记者 林翠珍 通讯员 花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