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六盘水 2023-05-17
高股息率叠加低市净率,银行股热情高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 银行股太稳了,投资没什么意思。" 老张对于银行股投资表现出了自己的看法。小编和他说,投资不能人云亦云,要有思考和逻辑,银行业作为 " 万业之母 ",从近期的市场表现看不少银行股涨幅较好,对于银行股而言,首先要关注其市净率(PB),以及股息率的高低情况,在充分重视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大背景下,银行股是否值得投资者关注?投资者眼中的 " 大象 " 即将翩翩起舞?

(图片已经获取商用版权)

投资银行股为什么关注市净率,而不是市盈率?

小编经常提到的市盈率(Price to Earnings ratio, 简称 P/E ratio)实际上是一种给企业、行业估值的方法,理论上而言,市盈率估值法适应绝大多数行业,但是也并不绝对。之前小编介绍过的芯片行业,由于前期投入大,研发成本高,所以就不适用于市盈率估值法,而是应该关注企业的市销率 ( Price-to-Sales Ratio,P/S 或 PSR ) 。除此之外,我们本次讨论的银行股也不适合使用市盈率估值法,而是可以参考市净率估值法 ( Price-to-Book Value, 简称 P/B ) 。

市净率是指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即:每股市价 / 每股净资产 = 市净率。通俗来讲,就是用每股股价对应了多少净资产。那为什么投资银行股关注市净率,而不是市盈率呢?投资者可以很容易联想到,银行的主要资产和主要负债大多是流动性高、变现能力强的项目,比如股票、债券、承兑汇票等在金融市场上都有非常明确的价值(交易价格),可以在短期内快速买卖。而不是像钢铁厂等企业一样,资产中包含厂房、设备等不容易变现和估值的资产。换句话说,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的主要项目都是以 " 市值 " 来计价的,有别于工业企业使用的 " 历史成本 " 计价法。所以在大部分情况下(银行经营状况正常),对于银行股应采取市净率估值法,而不是市盈率估值法。

通过银行股指数(881155.TI)近五年的数据来看,目前银行股的市净率依然处于较低的位置,成分股的平均市净率约为 0.61 倍左右。那这个数据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从一定层面而言,市净率低于 1 意味着公司的市值小于其净资产,也就是说公司的股票价格可能被低估,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价值投资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市净率低的股票就一定赚钱,我们之前探讨过股价的涨跌是由多种因素组成,而不是能单独参考某一指标。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市净率低于 1 或代表公司经营存在问题或者公司重组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的银行股普遍由国有资本控制,属于投资者眼中的 " 白马股、蓝筹股 ",所以往往难以受到游资以及个人投资者的 " 炒作 ",股价波动相对平稳,然而银行普遍有较强的盈利能力,每年给予投资者分红后会留存较多利润(理论上说,银行并不需要像工业企业一样支出购买设备、厂房材料等费用),所以较低的股价和较高的净利润导致了银行股的市净率普遍较低。对于投资银行股的客户而言,较低的银行股市净率或意味着投资的安全边际更高。从投资心态而言,投资银行股的客户往往属于 " 价值投资者 ",他(她)们并不追求赛道股的短期上涨,而是追求较为稳定的回报。

银行股的股息率很高?

" 有投资者认为,投资银行股就是为了高股息。" 小编要介绍股息率的概念,股息率,也被称为股票获利率,是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比率,通常该股息仅包含现金股息,也称现金分红。股息率是投资者选股的重要依据之一。

让我们了解一下具体公式,股息率 = 每股派息 / 每股股价,从公式分析,股息率应该是动态的,因为上市的公司的股价是每日波动的。每股派息的高低通常由上市公司决定的,所以盈利越好的上市公司每年派息的可能性就越高,派息数量可能就越高,对应的股息率则越高,上文我们探讨了银行股由于市值较大,股价波动相对 " 热门赛道 " 股有限,但是其普遍拥有较高的净利润,所以银行股往往有较高的股息率。

银行股的股息率究竟有多高?还是要以数据说话,以银行股指数(881155.TI)为例,近 5 年的股息率接近 5%,但从股息率收益率来看已经超过了市面上大多数理财产品的收益。对比一下沪深 300 指数成分股的股息率为 2.85% 左右,如果使用中证 1000 指数相比,这个数据或许更低,所以银行股的高股息率对于风险偏好稳健的投资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即不追求股价的短期上扬,而是追求稳定的股息率。

" 中特估 " 或催化银行股行情?

除了 23 年第一季度的数字经济赛道 " 爆火 " 之外," 中特估 " 概念也成为了另一条投资者关注的主线,首先小编再带大家回复一下 " 中特估 " 概念," 中特估 " 实际上是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简称,这个概念是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 2022 年底提出的概念。回顾中国股市过去的发展历程,相对于西方资本市场有起步晚、制度不健全、个人投资者多的特征,无论是市盈率、市净率还是市销率等估值方法原先都由西方提出,如今中国已经全面实行全面注册制,股市的发展也迈入了全新的阶段。对于我国的 " 中字头 " 上市公司而言,很多上市公司关乎国家命脉,占据我国各行业的领导地位,本身这些上市公司大多质地优良,具有长期投资价值。但因为过去的估值方法,导致这些企业的实际价值或被低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决策判断,所以充分重视中国特色的、适应我国金融市场的估值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数据来源:同花顺 iFinD)

银行股作为 " 中字头 " 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遍具有强现金流、高分红、低估值等特点。目前随着 " 中特估 " 相关政策持续推进,央国企有望继续迎来上涨机会,从近期银行股二级市场实际表现来看,部分银行股在一季报表现超预期,叠加 " 中特估 " 催化下迎来了一波上涨行情,银行股指数(881155.TI)今年以来上涨约 12%,近半年上涨约 20%。(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

小编有话说:" 中字头 " 上市公司普遍具有良好的基本面,同时在国家经济、政治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这些上市公司的估值长期处于较低的状态,导致了二级市场价格难以提升。对于银行股而言,作为国家金融市场的中流砥柱,本身具有高股息率的特点,并且目前市净率较低,拥有较高的投资安全边际。随着今年一季报的公布,以及 " 中特估 " 概念的持续催化,银行股可以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的一部分,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银行股数量繁多,依旧可以关注银行股 ETF 产品,但是也要留意二级市场价格的波动风险。

来源:华创证券投教基地

编辑 黄聪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