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初夏,六盘水市水城区野钟乡野钟村的刺梨花也正是盛开时刻。5 月 17 日,记者一行来到野钟乡野钟村的刺梨种植基地,空气中也带着些许花果的清香。
2014 年,水城区将刺梨产业作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龙头产业加以发展,并于 2105 年广泛发动群众加入刺梨种植行列。野钟村贯子冲组村民徐天勇就成为了野钟乡首批种植刺梨的农户之一,将自己家的 20 亩土地拿出来种上刺梨。
" 政府都决定通过种植刺梨带领群众增收,我相信这是一件‘靠谱’的事。" 徐天勇说,目前,他家种植的 20 亩刺梨,已有 10 多亩进入盛挂果期。从 2020 年到 2022 年,年收入均在 4 到 5 万元。
在基地里,野钟村党支部书记唐发开也告诉记者,野钟村共种植刺梨 2800 亩,覆盖村民 887 户 3104 人。2022 年,野钟村刺梨鲜果收购 334.978 吨,群众受益资金达 200.98 万元。
为进一步提高全村刺梨鲜果产量,今年 2 月,野钟村聘请种植技术好、理论扎实、经验丰富的相关人员到村开展刺梨管护培训,此举进一步提升了种植农户管护刺梨的技术水平。还与水城区龙头企业贵州初好公司联系对接,围绕刺梨病虫害防治、苗木更替等,积极谋划刺梨产业提质增效项目,以此确保 2023 年刺梨鲜果收购产量再上新台阶。
针对如何保障农户收益的问题,唐发开表示,本着 " 尊重农户意愿 " 为原则,野钟村以今年刺梨产量为基数,在确保群众收益稳定的情况下,让 " 公司、农户、合作社 " 三方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全村刺梨产业发展。同时,就超产部分按照 " 农户 40%+ 公司 30%+ 合作社 30%" 的股比进行分红,力争把刺梨产业做成野钟村 " 同推共进、收益共享 " 的 " 活力 " 产业。同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模式,将刺梨产业发展做到极致,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更好地推动 " 产业型 " 村居建设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接下来,野钟村将根据水城区 " 五型 " 村居打造的部署要求,采取 " 引进公司投入有机肥 + 村委会牵头做好技术指导 + 农户自种自管 " 的方式,将刺梨产业发展融入到 " 产业型 " 村居打造的全过程。
野钟村的刺梨产业发展状况是野钟乡刺梨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自 2021 年以来,野钟乡积极响应水城区委区政府号召,因地制宜,依托现有发展刺梨产业的优势,以 " 围绕产业谋项目,发展基础更加牢固;紧扣服务提质量,治理效能更加凸显;聚焦环境促改善,美丽乡村更有底子 " 为抓手,让 " 产业型 " 村居示范建设得以有力有序推进。
谈及 " 产业型 " 村居打造如何带动乡村发展变化,水城区野钟乡党委书记柏永胜表示," 五型 " 村居打造,带来的发展变化是多方面的,仅乡村之变就呈现出 " 通过实施谋划项目,刺梨鲜果产量逐年增加,群众收入稳步提升;辖区群众逐渐摈弃老旧陈规陋习,红白喜事逐步简化;人居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村容村貌大变样 " 的特点。
接下来,野钟乡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 " 产业型 " 村居建设为抓手,紧紧抓住乡村振兴发展中 " 产业 " 这个关键的牛鼻子,通过强产业、促增收,不断让辖区群众腰包鼓起来。
李梦秋
编辑 黄聪 /编审 邓文盈/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