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5 月 20 日,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主题论坛之一 " 文化江苏建设论坛 " 在南京举行,来自海内外的文化学者共赴盛会。对话交流环节以 " 文化传承创新与文化强国先行区建设 " 为主题展开,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南京大学教授毕飞宇主持。
中华书局原执行董事、党委书记,中国出版协会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徐俊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放到现在这样的位置高度,前所未有。
谈到 " 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他说,会前特地参观了入口处展出的 1002 册《江苏文库》。令他深有感触的是,《江苏文库 · 精华编》按照古籍整理的要求,整理标点排印,让现在的人读得懂。作为江苏镇江扬中人,他还注意到,《江苏文库 · 研究编》中以地市为单元的《江苏地方文化史》正在陆续出版。" 我认为这项工作非常有必要,非常有意义。"
△ 徐俊
△ 格非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格非说,自己十几岁时就离开了家乡。正如马尔克斯所说," 当他离家乡越远,他才会觉得离家乡越近 "。
格非的许多作品一看就能看出来写的是江苏。他表示,随着历史的推迁和社会的演变,地理风貌、人文景观和日常生活,甚至包括一代代作家所创造的 " 江苏意象 ",也处在一刻不停的变化之中。来自全国各地的文人雅士向江淮地区的迁徙、旅居和聚集,代不乏人。他们的诗文作品,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地文化发展与创新,也成为了 " 江苏意象 " 的重要组成部分。
△ 吴念博
" 我们是一个重视家文化的企业,以中华传统文化来运营企业。" 苏州固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教育官吴念博谈起了自己感悟," 我们的愿景,就是用心将圣贤文化带给全世界,造福全人类。"
△ 于世俊
香港大公报总编辑于世俊现场讲了一个小故事。最近,有同事跟他聊起家乡泰州的特产——姜曲海。他非常疑惑,作为土生土长的泰州人,他却从未听过这种特产。
几番追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姜曲海是一种猪,肉质鲜美,在美食界有口皆碑。" 我的第一感觉是很惭愧,对家乡还是不够了解。" 于世俊表示,另一方面,他也感受到传播的工作任重道远。
于世俊说,当今世界科技不断进步,传播的方式、媒介、平台都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华文传播要因应新时代的变化,主动抓牢新传播模式下的机遇,应因地域地区特色做好专业内容,真正扩大在华人圈乃至世界舆论场的影响力。
现代快报 + 记者 王子扬 刘静妍 / 文 顾炜 顾闻 /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