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冰城 +
田为 曹玥 哈尔滨日报记者 石晶 刘菊 文 / 摄 / 视频拍摄制作
为进一步提升心血管疾病救治能力,推动黑龙江省心血管疾病诊疗事业高质量发展,5 月 21 日,由黑龙江省心脏医学学会主办,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承办的 " 冰城‘重心’心血管急危重症系列会议 " 召开。全省各地市、县区三级、二级医院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各胸痛中心负责人、哈市 120 急救系统人员等 300 余人参会。
哈医大二院 AI-ECG 心脏数据中心正式启动
会上,哈医大二院 AI-ECG 心脏数据中心正式启动,实现 4G Holter+AI 智能,助力心血管病全程管理,打造全省 " 心电一张网 ",并启动了由中国胸痛中心总部牵头成立的 " 胸痛中心高质量发展赋能计划项目 ",中国胸痛中心常态化认证质控飞行检查专家组组长杨长娟宣布了中国胸痛中心 2023 年常态化质控工作计划并对该计划进行了介绍。此外,哈医大二院心内科副主任杨爽教授做黑龙江省胸痛质控报告解读及工作规划。
人工智能心电技术助力心血管病全程管理 远程心电精准预警
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每 5 例死亡中就有 2 例死于心血管病,今后 10 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2018 年,中国城市居民冠心病死亡率为 120.18/10 万,农村居民冠心病死亡率为 128.24/10 万,急性心血管事件导致心源性猝死,约 2/3 急性心梗患者延误治疗,70%患者在院外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而导致死亡。缩短患者救治时间是急性心梗治疗的关键,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据了解,哈医大二院建立 AI-ECG 心脏数据中心,将缩短呼救时间和及时处理成为可能。心电 AI 技术可以通过深度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手段,实时识别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机械功能障碍,从而帮助医疗决策。
哈医大二院心血管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介绍,心电图是诊断心血管疾病中最基础的一项检查。心电 AI 技术可以通过深度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手段,实时识别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机械功能障碍,从而帮助医疗决策。Al-ECG 心脏数据中心是依托移动 4G/5G 网络,通过 4GHolter、远程医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云平台为载体,采集、整理心脏多参数据,而建立的心脏大数据平台。升级版的 4GHolter 在具备传统 Holter 功能的基础上,凭借人工智能网络、快速的反应速度、精准的诊断、移动远程特点大,突破了时间、空间对医疗的限制,进行区域资源信息共享、心脏事件大规模筛查、预见危急事件实时紧急预警,并出具精细化报告。
哈医大二院心内科在 2016 年成立了远程心脏监护中心,至今累计使用 104779 次,进行了 165812 次报警,其中恶性危急值预警数量 6956 次,受益患者 7312 人次。Al-ECG 心脏数据中心的成立是对医院远程心脏监护水平的一次重大技术革新与进步,通过 "AI 辅助分析 + 后台医师审核 + 临床医生质控 " 的模式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实现心血管病院前预防筛查、院内诊疗救治和院外康复随访全程管理。
4G Holter 可对患者进行全天候 24 小时不间断的心电实时监护,并实时上传心电数据至云端,经过人工智能分析,将异常数值反馈到后台医生进行判读。实时数据会同步显示在中央监护站,异常的事件会实时报警,病房医生和护士会第一时间收到该患者异常数据,进行紧急处置。人工智能的介入,报警准确率高达 95.2%,区别于传统的监护仪,有效的避免了报警疲劳,提高医生护士对患者的处置率。对于在院外使用 4G Holter 的患者在发生异常、危急事件时,平台会显示报警,医生会第一时间通知患者本人,告知其及时就医,从而有效减少因在院外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而导致死亡的情况,降低致死率及致残率。此外,不仅做到对患者危急事件的预警,还能促进房颤患者的检出,对房颤患者进行全周期管理,如规范抗凝、心律控制,及提升随诊率。还可用于术前病情评估、术中危急值预警、术后持续监护及术后效果评估,及时指导手术进程,守护患者生命。
推动区域医联体建设 构建全省 " 心电一张网 "
2014 年 9 月哈医大二院胸痛中心为全国最早认证的十家胸痛中心之一,2015 年 12 月获批中国胸痛中心区域认证办公室(全国四家),为长江以北地区唯一一家认证单位。2017 年哈医大二院胸痛中心牵头与省内 52 家单位组成省级胸痛联盟和 63 家单位组成的基层心血管健康联盟,成功覆盖全省 13 个地市、63 个县及部分乡镇,逐渐实现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提高全省心血管疾病诊治水平。
2021 年国家发改委等 21 部门印发《" 十四五 " 公共服务规划》中提出,支持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积极发展医疗联合体,加强智慧医院建设,发展远程医疗服务,增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辐射服务能力。目前,哈尔滨区域内国家级胸痛中心增至 8 家,积极推动有能力的医院开展静脉溶栓,帮扶有条件的医院开展急诊 PCI,成功初步建立哈尔滨地区周边 1 小时+市区 15min(分钟)救治圈,使省内及市内急性胸痛患者大大获益。
于波表示,AI-ECG 心脏数据中心的建立将进一步完善我省区域心电一张网建设,在胸痛联盟中的基层医院就诊患者的心电图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实时传送,精准识别,提升效率,对危急患者进行无时差的远程会诊,指导基层医院及时救治及转诊,搭建双向转诊,开辟危重抢救绿色通道,从而全面提升基层医院的救治能力,守护龙江百姓 " 心健康 "。同时,提高基层医院识别心电图的能力,使患者在社区、基层就可以得到精准诊断,接受治疗。
编辑 于赛楠
值班主编 张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