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 "520",全国电影单日票房突破 3 亿大关,刷新了中国影史 "520" 单日票房纪录。这一成绩,电影市场等了许久,万万千千电影从业者企盼很久,热爱电影的观众也期待已久。
2023 年,是中国电影市场全面恢复的一年,是走过阴霾、向阳而生的一年。江苏电影身在其中,肩负重任,如何在过往的基础上萌出新芽、结出新果,是江苏电影需要面对的新课题。精耕、坚守、韧性、热爱,是江苏电影迸发的基源,也是下一阶段,江苏电影踏上新征程时不可忘却的根脉。
强劲复苏
江苏电影频频交出亮眼成绩单
进入 2023 年,江苏电影频频交出亮眼的成绩单,电影市场复苏劲头不可谓不强劲。
2023 年春节档,江苏全省总票房 7.17 亿元,全国占比 10.6%;观影总人次 1346 万,全国占比 10.4%,位居全国榜首。同时,江苏也是全国唯一在人次、票房均突破 10%的省份,取得了漂亮的开门红。
2023 年 1 月 , 江苏影迷贡献了超 9.99 亿元的票房成绩,占全国总票房的 9.9%;观影总人次超 1964 万,全国占比为 9.8%,票房、观影人次均居全国第一,吹响了全国电影市场强劲复苏的号角。
而后,江苏电影稳扎稳打,复苏态势稳中向好。
2023 年五一档,江苏电影更是刷新了票房纪录,五一档江苏全省总票房超 1.58 亿,全国占比达 10.5%;观影人次超 402 万,全国占比达 10.7%。相较 2021 年同期,今年五一档江苏票房同比增长了 3.02%,放之全国,该增长率居于首位,江苏全省票房产出更是超过了 2021 年同期,成为票房产出最高的一届五一档,刷新纪录。
据江苏省电影局初步统计,2023 年 1 月 1 日至 5 月 20 日,江苏全省票房成绩超 19.91 亿元,全国占比达 9.3%;放映场次超 310 万场,全国占比达 9.3%;观影总人次超 4499 万,全国占比达 9.4%。这个成绩与过去相较,有了明显的进步,细究其因,离不开江苏电影政策的扶持引导,离不开江苏电影人的坚守,离不开江苏影迷的热爱。
回首过去
看江苏电影的底气与韧性
在中国电影的百年长河中,江苏影人以独有的韵味和风格,创作了无数经典之作,影史流芳。谢铁骊、吴永刚、李天济、费穆 …… 无数影人在江苏洒下了电影的种子,经过他们一代代的浇灌,江苏已然成为电影诞生的热土。
2020 年 11 月,江苏重磅打造的战争电影《解放 • 终局营救》斩获了金鸡奖 " 最佳美术 " 奖。2021 年 12 月,江苏出品《守岛人》斩获了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2022 年 12 月,该影片又获得了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 " 五个一工程 " 优秀作品奖。截至发稿前,该片已经提名第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和优秀男演员。
近三年,江苏的电影,江苏的观众在交流互鉴中开阔视野,2021 年 10 月 15 日,"2021 年致敬经典 · 国际修复电影展 " 在苏州 5 家影院同步首映。2022 年 7 月 16 日," 相约香江 · 香港经典电影展映 " 活动在苏州正式启幕,进一步加深苏港电影交流。同年,"2022 年致敬经典 · 国际修复电影展 " 启幕,展映 7 个国家 12 部影片 50 场次,上座率超 50%。这年夏天," 非遗 " 纪录电影《天工苏作》还登陆海外主流院线,带着中国的绝美非遗扬帆出海。
而这些艺术精品的诞生,背后离不开江苏精准、果断的电影纾困政策。
2020 年 2 月 19 日,江苏八部门联合发布 " 苏影十条 ",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出手助力电影业渡过难关,先行先试为电影业应对疫情影响、促进行业蓄势复苏提供了 " 江苏样本 "。同年 3 月 25 日,在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电影局指导下,江苏省信用再担保集团、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联手推出 " 苏影保 ",设立专项额度 10 个亿,单户最高 200 万,为列入 " 白名单 " 的电影企业提供无抵押信用贷款服务。
江苏纾困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持续地为饥渴的电影业输送 " 长流水 "。2022 年 4 月 17 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有效应对疫情新变化新冲击进一步助企纾困政策措施的通知》,在全国首次明确将电影、新闻出版等行业纳入省政府支持范围。同年 4 月 27 日," 苏影保 " 升级为 " 苏影保 2.0",引导金融 " 活水 " 流向各类电影市场主体。5 月 19 日,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电影局等 13 个省级相关部门及 13 个设区市委宣传部联合推出《关于我省电影行业相关助企纾困政策的服务指南》,这是全国电影行业唯一个、全省各行业第一个可落地、可执行、可实施的服务指南。
2023 年 1 月 16 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令广大电影人心情为之一振的是,其中同样有多条内容涉及电影业,通过轻税簿赋、金融支持、优化服务助力业界休养生息、蓄能发展,激发电影行业的活力和信心。
疫情三年,纵使困难重重,却从未浇熄江苏电影人和影迷的热爱与热情。
2020 年,江苏全省新增影院 111 家,影厅 631 块。2021 年,全省新增 134 家,影厅 746 个。2022 年,全省新增 64 家,影厅 350 个。疫情 3 年来,全省共新建影院 309 家,占同期全国新建影院数的 10.6%,位列全国第一位。进入 2023 年,1 月 1 日至今,江苏全省新增影院 36 家,影厅 197 个。这些不断增加的数字,也彰显了江苏电影的活力与韧性。
从分麾下炙到沙场点兵
细数江苏电影 " 大动作 "
江苏在电影方面多项并举,未来将有一系列 " 大动作 "。首先是内容生产,在电影市场强势复苏的当下,高质量影片的供给日益紧迫,苏产电影在各个类型上发力," 分麾下炙 ",大量佳作得以开机、上映,于是 " 沙场点兵 "。
江苏一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题材影片数量众多。计划于 2023 年开机的《澎湖海战》《战争 1840》《郑和下西洋 1:沧海幽冥》以及有望在 2023 年上映的《觅渡》聚焦重大历史事件,深度挖掘背后的动人故事和民族气节、爱国精神,将期待值拉满。
在历史题材百花齐放的同时,苏产电影亦保留了当下生活的清新呼吸。美好情感的敏感把握和精准描摹,是现代题材的苏产电影的共同特点。即将上映的《天堂旅行团》谈的是人性的善良,《透明侠侣》 是爱情小品,《她的小梨涡》把眼光放到了校园,谈的是青春里的希望和治愈 ……
同时,也可以看得到江苏电影的积极尝试。《狂爆》《再见达瓦里希》两部影片,都是围绕国际的视野展开的。《国鼎魂》深耕本土,将传统的地方戏苏剧搬上大银幕。而《飞向开普勒 22B》涉足科幻题材,相信对江苏电影工业也是一次挑战。
另一方面,江苏电影的 " 大动作 " 还布局线下。3 月,中国电影资料馆江南分馆项目在苏州正式启动,未来将开展电影艺术普及、国内外经典影片展映、国际电影文化交流,以及数字修复和流媒体再生产等工作,将更好地营造电影文化氛围,打造电影艺术空间,联动电影产业发展。
校园,是一个发力点。5 月,江苏省推出了中小学电影教育特色品牌 " 光影育人 " 工程在宿迁落地。该工程通过专业化数字化电影教育融合平台,为学校提供适合中小学生观看的高清正版电影资源和 " 点对点 " 智慧放映服务,提升校园观影效果,满足系统化多样化电影教育需求。
农村院线,是另一个发力点。以 2023 年春节期间为例,江苏新希望农村电影院线执行的 " ‘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公益电影展映活动 " 在全省 60 个县(市、区)开展,从大年初一到元宵节,放映公益电影超 300 场。
静待花开
从江苏电影展望电影强国的未来
" 大动作 " 频频的背后,是对电影市场、电影产业的看好,更是对中国电影未来的期许。展望江苏电影,在可见的未来望得见三大趋势:艺术创作之蓬勃,产业链之完善,电影 " 种子 " 之生根发芽。
这些年,江苏对于电影创作生产的把关和严格要求有目共睹。自 2020 年 8 月起,江苏连续三年打造 " 江苏青年电影编剧集训营 ",连续三届的江苏省优秀电影剧本征集活动,更是掀起热潮。
肉眼可见,苏产电影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正在稳步提高,《守岛人》《了不起的老爸》《出拳吧!妈妈》…… 近些年,扎根江苏的影人留下了一批批记得住、传得下去得优秀作品。
电影产业是非常庞杂的,从整个行业看,产业链包含了电影的制作、出品、放映等环节,当然还包括宣发、衍生品的相伴相生,参与人数不可谓不多。经过多年的深耕,江苏的电影产业园、影视产业基地已然枝繁叶茂,在精准定位下,出现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态势,完善了江苏电影的产业链。
以无锡一城为例,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其前身曾是当地最大的轧钢厂,正式开园来,累计承接千余部影视剧的拍摄制作。同样位于无锡的太湖影视城,在旅游发展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因为影视赋能,唐城、三国城、水浒城等板块每年吸引游客不计其数。
在教育者眼中,可塑人的魂,可固品格的根。26 年前,南京市五老村小学已经开始进行电影教育,尝试中小学教育与媒介时代自洽。据了解,当年的很多学生在长大之后都投身电影行业,在各自的领域成绩亮眼。
时至今日,江苏电影一如既往地在这片热土上播撒希望的 " 种子 "。随着 " 光影育人 " 工程的继续,中小学电影教育发展战略将更加科学准确,推进措施将更加切实有效,相信也必将会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电影教育发展道路。
种下种子,静待花开,从江苏电影中,看见电影强国的未来。
现代快报 + 记者 王子扬 李艺蘅 郑文静
来源:观影江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