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大城里有修修补补,小艺中有林林总总,物我相看两不厌,惟有爱物之心护物之能, 能否旧物新生,就看一双灵犀手。" 5 月 21 日,本轮第四场的 " 手艺达人进社区 " 便民服务市集,走进天河区华景新城。至此,一连四场分别在珠江帝景苑、逸景翠园、帝景苑、华景新城等举办的 " 大城小艺便民服务 " 大型公益活动,圆满地降下了帷幕。据不完全统计,在活动期间,手艺达人共服务了街坊近 3000 人次。
该活动由广东新快报社、中国农业银行广州分行主办,广东康景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等协办,也得到了东莞市华美食品有限公司、麦当劳、肯德基等机构的支持。
第四场 " 手艺达人进社区 " 便民服务市集,走进天河区华景新城。
爱物服务,不可辜负
忙、忙、忙!包括钟表修理、电器维修、补鞋、开锁配匙、缝补衣服、磨刀、行李箱修理、理发、皮具护理、修伞等十多项服务项目在内的小修小补手艺达人,在市集期间,几乎全天候、不间断地为街坊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四场活动中,为近两百人免费理发、为三十余人免费配匙、修鞋补衣超五百次、免费磨刀三百余次、为近三百人提供修箱服务、修伞四十余把、为四十余人护理皮具、提供电器维修服务百余次,修理钟表百余个。
理发达人徐润贞在活动期间剪个不停,不少达人也忙里偷闲试试徐师傅的手艺。修伞达人曾华吉师傅修好了一把把伞,为居民挡住了烈日骄阳。郑学才师傅摊档前总是排着长队,他把一把把磨得铮亮的菜刀交给街坊。修表达人余宗锷在忙不赢时,街坊们把一个个名表信任地交给他带回去修理。补鞋达人王平的励志故事报道后,他每天都接到媒体要求采访的信息;补鞋达人阮苏国有三十多年补鞋经验,这次享受高光时刻更坚信手艺传承的价值。
理发达人徐润贞。
磨刀达人郑学才。
行李箱修理达人颜建忠共修了近 300 个行李箱,忙不过来,太太也来帮忙。小家电维修达人钟造良这些天修理风扇最多,让街坊享受夏日清凉。补衣达人邓红每次都忙个不停,丈夫和女儿都过来为她打气。补衣达人石先平说这些天店铺的生意更好了,有不少街坊打他摊位展示的电话。皮具护理达人韩艳强认为便民市集将过去在店等客,变成了对外主动接客。
皮具护理达人韩师傅和补鞋达人王师傅正在学习修理行李箱。
补衣达人邓红。
街坊带着自家的缝纫机来和师傅们交流。
" 街坊信任,才会让我上门去‘会诊’,再累我也要去。" 随着机械声响,钥匙胚上齿纹渐显,崭新的钥匙便诞生了,配匙数十把的李青师傅更是三次上门开锁,诠释了手艺人的服务担当。
给它点光,就会绽放
" 能留个联系方式吗?"" 支持邮寄或者叫跑腿吗?"" 可不可以常来我们小区啊?" 不少居民都想主动来做 " 回头客 ",手艺达人们送出了不少名片。
" 手艺达人进社区 " 便民服务市集,一边连着手艺人的专业与生计、一边连着市民街坊的需求与便利,让 " 小修小补 " 走出城市角落,将服务的触角进一步伸进社区、落到实地,以实用性提升满足感。
补鞋达人王平正补着一双凉鞋。
小修小补续写了温情和故事,丰富了个人生活史,新快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冯树盛认为,小修小补进社区是一种公益,与新快报长期坚持 " 做有温度的新闻 " 高度契合," 转角遇见小修小补,就是转角遇见爱,让城市充满温暖色彩。" 他说。
" 便民服务市集为社区街坊免费提供了切切实实的服务,也与‘客户至上’的理念相契合,致力于让金融便利化服务走进千家万户。" 中国农业银行广州分行天河华景新城支行副行长麦苗表示,农行为街坊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方案,如企业融资融信、个人理财等,并希望能够联合新快报平台进一步为市民提供有针对性的、有更多公信力的服务。
工作人员积极为街坊答疑解惑,让金融便利化服务走进千家万户。
市民在中国农业银行广州分行开设的摊位咨询。
据了解," 大城小艺 " 项目接下来将推进 " 手艺达人生存状况和消费者需求调查 "、启动手艺店摊容貌和品质提升计划,通过微改造,助力手艺达人实现微心愿和行业微改变。
也有专家认为,新快报打造的 " 大城小艺 " 城市 IP 很有价值,它从城市建设、消费拉动、形象打造等维度,成为体现广州城市温度、撬动社区消费、打通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品牌, 成为宜居宜业宜游之城的亮丽风景线。
■策划:新快报记者 张小奋
■撰文:新快报记者 邓毅富 林翠珍 梁燕芬 李超朝
■摄影:新快报记者 左百村 实习生 陈芝冕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