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3-05-24
销声匿迹70多年 岩溶特有珍稀植物在广西重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了解到,5 月 22 日,该所植物多样性研究团队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镇地下河流域片区采集到一植株高大的天门冬科蜘蛛抱蛋属植物,后经鉴定确认是已销声匿迹 70 余年的巨型蜘蛛抱蛋。

巨型蜘蛛抱蛋花朵解剖图

巨型蜘蛛抱蛋是 1988 年依据在桂林植物园栽培的蜘蛛抱蛋属植物发表的新物种。该新种发表时并未找到野外活体植株,其模式标本上仅记载该物种为该所科研人员于 20 世纪 50 年代从桂西南引栽于桂林植物园内。其后数十年间,多个团队在桂西南地区开展了多次野外调查也未找到该物种,曾一度被植物学界认为可能已在野外灭绝。

巨型蜘蛛抱蛋叶长可超过 1 米,其花部结构特殊,为大花种类的典型代表。在其花盛开时,花冠直径可达 15 厘米,花被裂片长且多达 12 枚。

据此次调查,巨型蜘蛛抱蛋野生居群被发现于地苏镇,生长在海拔 300 米 -450 米的岩溶凹槽落水洞中,所处地比较隐蔽,不易被发现。此次调查仅发现巨型蜘蛛抱蛋 4-5 丛,分布区域十分狭窄。

巨型蜘蛛抱蛋野生居群

巨型蜘蛛抱蛋野外居群的再次发现,对于岩溶地区的物种多样性研究,以及蜘蛛抱蛋属植物的起源和演化均有重大的价值。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记者 朱思颖)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中国科学院 广西 桂林 研究所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