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泰安 2023-05-24
乐业泰安丨大汶口花边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唐斌杰 一针一线绣出创业致富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讯 " 把织带压平整,然后慢慢推,这样会让花边编织得更好看。" 初夏时节,在岱岳区大汶口镇申东村一处农家小院内,几名家庭妇女正坐在一起交流着编织技巧,缝纫机 " 哒哒哒 " 的转动声掺杂着家长里短的欢声笑语,气氛融洽而轻松。

" 我们这两天趁着有空,紧紧手,争取早点交上这批货。" 看到唐斌杰和冯衍俊夫妇走进来,50 多岁的绣工侯杰满脸笑意地说着,手上的活却并没有放下。侯杰说,自从唐斌杰父亲做绣品代加工时她就跟着接一些绣工活,算是工厂的老人了。如今唐斌杰夫妇开办了百代丽工艺伞厂,家里姐妹三人都跟着一起干,一人一天做五六片绣活,一个月能收入 1500 元左右。" 别看挣得不如外出打工多,但是好在这活轻松干净,还能补贴家用,照顾家里,里里外外的事一点都不耽误。" 侯杰的这番话,引起了周边几位绣工的连连附和。

经历失败,重操刺绣旧业再出发

说到唐斌杰的百代丽工艺伞厂的创办之路,还得从他的家乡——岱岳区大汶口镇说起。

据了解,大汶口镇一直以来就有手工刺绣的传统,这里的花边传统手工技艺由鲁绣衍生而来,距今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传统织绣工艺品的典型代表,在国际上素有 " 抽纱瑰宝 " 的称号。20 世纪 80 年代的泰安郊区是山东的 " 鲁绣基地 ",良庄、房村等地每家都有 1 至 4 位绣工,鼎盛时的泰安周边会绣花的农户有近 2 万人。

唐斌杰今年 45 岁,高中毕业后,在父亲耳濡目染下他开始接触刺绣,从小熟悉 20 余种鲁绣针法工艺,后期与父亲一起从事绣品代加工。" 当时和我们工厂合作的绣工最多能有 2000 多人,产品有台布、桌旗、窗帘、靠垫、琴巾、床单被套等,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生意也是红火了很长时间。" 如今回忆起过往,唐斌杰依然感慨。

2000 年左右,随着科学技术突进,电动万能绣花机和电脑绣花机的普及,传统的手工刺绣受到极大冲击。坐在凳子上,一针一线缝制绣品的妇女很少见到了,因为市场环境变了。

" 我清楚地记得,当时很多大型的刺绣工厂瞬间倒闭。我们家仓库里满满的绣品也全都滞销。时间久了,由于保管不善,绣品全都损坏,一家人赔得血本无归。" 受到重创的唐斌杰此时有了出去闯一闯的想法。

在随后的 5 年多时间里,他做过数控机床、项目经理、网店运营等工作,但在外漂泊的岁月里,唐斌杰心里始终念念不忘的还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刺绣工艺。

" 或许我命中注定就是干这一行的,我对它有着很深的感情,始终舍不得放下。" 说到自己的创业再出发,唐斌杰多了一丝释然,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

传统工艺融入技术创新,老技艺焕发新活力

花样繁多的图案,精美雅致的手工,一把把色彩艳丽的手工花边伞陈列在展览室内。手握木质伞柄,透过花边伞的纹路,迎着阳光轻轻转动,在光影的斑驳中,每一把伞都是一针一线雕刻的时光,也是传统技艺与技术创新的时空对话。

" 我们的花边伞是纯手工制作,经过画稿、刺版、印制等工序后,将物料分散到绣工家中进行手工缝制,每一道工序都要求十分严谨,每一把伞都有着它独特的温暖。" 唐斌杰骄傲地说,现在他的花边伞一伞难求,公司订单已排到了今年 8 月。别看现在唐斌杰接单接到手软,但创业之初的艰辛也是外人所想象不到的。

" 当时我确定了重操刺绣旧业的目标,但我不得不仔细思考,手工绣品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凭借自己多年在外闯荡的经验,经过多番调研,唐斌杰最终将目光锁定在手工刺绣外销领域。" 当时我了解到,国外很多人对伞有着特殊的情感,比如外国电影里很多都选择用花边伞作为道具,加之外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又有着浓厚的兴趣,我就考虑这个可以作为突破口。" 于是,一方面,唐斌杰把以前所学到的设计画图进行创新,融入现代元素,以百代丽技法创新设计出花边伞和花边扇;另一方面,他借助亚马逊、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尝试通过网络平台打开国际市场的销路。

" 为了能画出符合市场的图案,我每天工作 16 个小时,饭端到桌前经常忘了吃。接到第一笔订单时,妻子正在孕期,但为了支持我工作,每天都加班加点制作样品。" 回想起当时的艰辛,唐斌杰却甘之如饴,他说,好在经过夫妻俩不懈努力,夜以继日地工作,刺绣事业重新正常开展起来。

当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和互联网碰撞,传承与创新有机融合,发展成为了必然趋势。

两年时间的不断推广和创新,带来了世界各地的订单。唐斌杰花边伞的风格和质量受到了国际客户认可,一时间供不应求。" 现在我们的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工厂每年花边伞销量约 10 万把,花边扇 30 万把,年产值 1000 万元左右。" 唐斌杰说。

公司加农户,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家门口就业

由于大汶口花边技艺生产的产品多种多样,技艺复杂,需要人手众多,随着订单量的增加,唐斌杰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在岱岳区的各乡镇农村中,以农户为单位,将原材料送到绣工家里,然后统一回收销售,这也带动了周边众多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据了解,目前,唐斌杰在泰安以及周边地市,济南、日照等地设有 50 多个工作站点,站点长期合作的绣工达到 600 余人。

作为唐斌杰创业的起步原点,2021 年以来,大汶口镇培育扶植乡村振兴产业。在镇政府支持下,夫妻二人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设立了花边伞制作工作室,专门培训花边刺绣技艺,村民们不仅学到了技艺,还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 截至目前,工作室培训各村文化带头人 100 多人次,累计帮助当地富余劳动力 300 余人实现就业。下一步大汶口镇还将在市、区人社局的指导下,宣传好人社政策,创业带动就业,不断推进民生服务化水平,服务更多群众。" 岱岳区大汶口镇人社所所长屈帅说。

如今,唐斌杰的花边伞生意做得有声有色。20 年间,唐斌杰从一位高中生成长为大汶口花边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泰安市工艺美术师。去年,他还获评 2022" 山东手造 · 礼遇泰安 " 十大手造名师称号 …… 唐斌杰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坚持作品创作,坚持传统文化推广,致力于将鲁绣花边技艺继续传承发扬下去。

记者 : 杨文洁

摄影 : 隋翔

编辑 : 乔雨晴

审核 : 聂艳艳

相关标签

杰和 泰安 山东 库里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