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e 公司
当下各地都在全力拼经济," 抢人大战 " 持续贯穿全年。对不同的城市来说," 抢人大战 " 的根本是 " 抢企大战 "。
而对企业和人才来说,一个城市的发展思路是否清晰、产业定位是否明确,以及产业基础是否完善,这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该城市的吸引力高低。
近日,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联合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中国 " 抢企大战 " 城市地域全景报告》,通过数据分析评选出近五年最受人才和企业青睐的城市及地域。
未来,下一个人潮涌动、经济 " 逆风翻盘 " 的城市,或许将在这些城市里诞生!
中西部异军突起
企业办公地和注册地的迁移,背后隐藏着产业资源、地区政策、生产成本或人才趋向等方面的变化。
企查查数据显示,2018 年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主体累计迁址 25.7 万次,其中跨省迁址 8.4 万次。从企业迁址的整体动向来看,中西部企业迁移量最大,长三角虹吸效应比较显著。
分城市群来看,2018 年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以 8.2 万家企业的迁入量排名第一,净流入 2985 家企业。
异军突起的中西部,吸引的入驻企业中,建筑业占比近四成。这与近些年中西部大开发、发力大基建的基调相吻合。
可见,企业的大量迁徙运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该地区的经济动能转换情况。
长三角虹吸效应明显
企业的净流入量,才最能体现该地区对外部企业和人才的吸引力。
数据显示,2018 年以来,长三角地区累计迁入企业 7.2 万家,在地区排名中位列第二。净流入 6488 家企业,在地区排名中一骑绝尘。
选择入驻长三角的企业,大多数来自珠三角。
企查查数据显示,2018 年以来,珠三角地区累计迁出 6.5 万家企业,其中多数企业仍在珠三角地区内部流转。而净迁出珠三角的 1.7 万家企业中,有 8655 家落地长三角地区,约占一半。
企业更喜欢迁入华东
从地理区域上看,2018 年以来,从其他区域迁入华东的企业有 2.3 万家,从其他区域迁入华南的企业有 1.1 万家,从其他区域迁入华中的有 1.3 万家。
从其他区域迁入华东地区的 2.3 万家企业中,来自华南地区的企业有 8655 家,占比 38.3%,来自华北地区的企业有 6628 家,占比 29.3%。
由此可见,近些年华东地区对纵向区域企业的吸引力尽显,净迁入的企业中超过一半来自华北和华南。
而从迁入数量净值来看,华东地区是最具吸引力的地区,近五年有 6488 家企业净迁入该地区。其次是华中地区,累计净流入 4111 家企业。
而作为地区经济较发达的华南地区,近些年企业流动性较大,总体上该地区呈现 " 流入多、流出更多 " 的现象。2018 年以来,该地区净迁出 6126 家企业。
江苏吸引力最大
从省份角度来看,2018 年以来,浙江、广东两地分别迁入 3.2 万家、3.1 万家企业,占据迁入量排名前二席,也是企业迁入量 " 唯二 " 破 3 万家的省份。
企业净流入量方面,江苏省领先其他地区。近五年,江苏省净流入 3728 家企业,在各省份排名中稳居第一。
其次是江西省,净流入 2672 家企业,浙江省净流入 1748 家。此后依次为河南、安徽、海南、河北等地。
江苏省魅力十足。近五年来,该省引入 3728 家省外企业,成为全国企业净流入量第一的省份。
多年来,江苏省加强作为工业招商引资平台的工业园区建设,明确高新区产业定位,强化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经济匀速发展的同时,税务部门持续优化纳税服务,出台 " 精准推 "、线上办税 " 零跑动 " 等 " 智慧税务 " 举措,缩减企业办税成本,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企查查数据显示,2018 年以来,我国合计有 4439 家高新技术企业迁址,其中跨省迁移的有 2324 家,超六成落地江苏。
另外,2018 年以来,江苏成为各新兴产业中,落户企业量占比最大的省份。例如,全国物联网产业跨省迁移 14 家企业,有 6 家就择址江苏;先进制造产业跨省迁移 237 家企业,就有 100 家企业落地江苏;机器人产业跨省迁移 303 家,迁往江苏省的就有 124 家。
近年来,江苏省凭借自有产业资源优势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建设,对科技型企业展现出强劲的吸引力,而科技型企业的不断涌入持续为地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二者形成轮动,促进江苏经济稳定发展。
广东腾笼换鸟成效显著
值得关注的是,2018 年以来,广东省累计净流出 7031 家企业,成为全国迁移企业净流出量最大的省份。
企查查数据还显示,近五年有 1.3 万家企业迁出广东省,超六成为批发和零售业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数迁往浙江、江苏、福建、山东、江西等地。
这与广东省的整体政策有关。早在 2008 年,广东省为应对区域发展不平衡,开始实施 " 腾笼换鸟 " 策略,出台《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提出产业和劳动力 " 双转移 " 战略,为大企业及高端企业腾出更多发展空间,以加速产业转移进程。
近些年,广东新能源带动制造业加快转型,新兴产业发展动能强劲,腾笼换鸟政策成效显著,为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提质增效,推动了全省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2023 年第一季度,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现营收 0.56 万亿元,同比增长 12.8%,超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11.4pcts。
金华市潜力显现
企业迁入量大,体现出该地区生产要素流动性高、经济活力强的特点。而企业净流入量高,则反映出该地区自身经济发展潜力较大、招商引资措施效果明显。
从城市的企业迁移情况来看,广州凭借迁入 8712 家企业的数量摘得桂冠。咸阳作为企业迁入量唯一突破 4500 家的中西部城市,在 " 抢企大战 " 中位列第五。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近些年新迁入浙江省的 3.2 万家企业中,目的地最多的不是省会城市杭州,也不是制造业热土温州,而是金华。
据统计,近五年有 7314 家企业落地金华,占迁入浙江全省企业总数的 22.9%。
据报道,2017 年金华市开始坚持项目导向,2018 年上半年就有 20 余批投资商受邀考察该地。并且,金华还通过多次对接,吸引了长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石墨烯产业园化基地项目落户,总投资近 20 亿元。
同时,金华近些年还坚持利用在外乡贤亲情招商。4 月 30 日,在 2023 年第三届金华发展大会开幕式上,千余名乡贤婺商代表为金华带来 36 个项目,总投资达 1089 亿元。
责编:罗晓霞
校对:苏焕文
百万用户都在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