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3-05-26
广州疾控:新冠疫情小幅上升后近期稍有回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5 月 25 日晚间,广州疾控官方微信号发布消息称,据广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广州新冠疫情在经历 " 五一 " 前后的小幅上升后,近期稍有回落,全市发热门诊就诊量与上一波流行高峰相比仍处于低位,疫情形势与全省一致,短时间集中发生大规模疫情的可能性较低。

新冠疫情会大幅回升吗 ? 二次感染较首次感染症状更轻 ? 校园防控如何开展 ? 针对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广州疾控进行了相应回答。

近期," 新冠 " 相关话题屡登热搜,朋友圈里有一些人称自己 " 二阳 " 了,也有些人幸运地躲过了去年底的第一波高峰,但却在最近 " 初阳 " 了。

那么,新冠疫情会大幅回升吗 ? 根据中疾控专家上周的采访报道,从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监测数据来看,4 月中下旬以来,全国报告的新冠确诊病例数呈现上升趋势,但近一周来,上升趋势有所减缓。发热门诊的监测数据也显示出类似趋势,从接诊情况看,近期的发热病人中大部分是首次感染新冠病毒。监测数据还显示,报告的确诊病例中绝大部分是轻症。

如今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有所增强,但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致病力增加,专家总体研判也认为,我国出现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不大,短期内不会对医疗秩序和社会运行造成明显冲击。因此大家不用恐慌,但仍然需要加以防范,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防护,就可大大减少感染风险。

二次感染较首次感染症状更轻 ?

据钟南山院士近期介绍,新冠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能在 4-6 个月的时间内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但如果面对变异株 XBB,其保护力可能会减弱," 从去年 12 月算起,实际看现在已经是到了这个时间了 ",因此近期二次感染的比例有所增加。

首次感染的症状多以咳嗽、发热、咽痛和乏力为主,如果是二次感染,考虑到此前已形成的免疫屏障,加上变异株毒力的衰减,对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来说,症状整体会轻一些,大部分人都是轻微症状,感染后恢复时间缩短,且只有少部分人需要医疗干预。

需要注意的是,病毒最先攻击的是:从未感染过的人群、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这 3 类人群更要严加防范。无论是 " 首阳 " 还是 " 二阳 ",如果出现较严重的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积极做好相应的治疗。

校园防控如何开展 ? 广州疾控提醒,对于还没有阳的同学,建议继续做好个人防护,有异常情况如发烧、咳嗽、咽痛、乏力、胸闷气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对已经阳了的同学,建议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自身状况采取居家自我照顾或到医院就诊,不带病上学,并做好个人防护,比如正确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避免参加集体活动和进入公共场所。

同时,密切关注自己的症状,如发热、咳嗽、乏力等,不适症状加重应及时向家长 / 医生反馈。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充足的睡眠,注意营养的均衡摄入,避免疲劳过度,增强自身免疫力。

对于学校方面,建议校园强化每日健康监测、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等,发现具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的人员短期内异常增多,应及时向教育部门报告,同时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部门报告。还应加强防控措施,一方面是加强环境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规范做好消毒工作,采取减少人员接触的措施。另一方面,如发现聚集性疫情,疫情发生期间可减少或停止学校的集体活动,避免较多人员集会,造成交叉感染。经评估可采取停课或停止线下教学,停课期限届满后,评估确定是否复课。

采写:新快报记者高镛舒通讯员穗疾控

相关标签

免疫 新冠 广州 回落 高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