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多家媒体 26 日披露德国对 " 北溪 " 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调查进展,称新证据可能进一步指向乌克兰。调查人员同时发现,袭击者使用一种轻型炸药,可以用小型船只运输、由潜水员布设。
△当地时间 2022 年 9 月 27 日," 北溪 -2" 天然气管道泄漏场景。
德国检察机关消息人士先前说,调查人员怀疑,袭击者通过位于吕根岛的一家包租公司,租下长 15 米的 " 仙女座 " 号游艇,运载炸药,出海布设。据《明镜》周刊 26 日报道,袭击者租用这艘游艇的相关电子邮件元数据与乌克兰有关。
北德意志电台、《南德意志报》等多家媒体以知情人士为消息源报道,那家包租公司是一家空壳公司,其 " 董事会主席 " 住在乌克兰首都基辅。
报道说,德国调查人员还确认一名乌克兰男子的身份,其年龄约二十五岁,与乌克兰军方有关联。调查人员怀疑他是出海布设炸药的 6 人小分队之一。
《明镜》周刊说,新证据关联乌克兰,与德国多个情报机构所作评估一致。这些情报机构正在调查 " 北溪 " 管道爆炸是一个独立乌克兰团体所为,还是更有可能由一个获乌克兰政府支持的机构实施。
△德国检察官认为与破坏 " 北溪 " 管道有关的 " 仙女座 " 号游艇。
《明镜》周刊援引德国检方消息人士的话报道,在 " 仙女座 " 号游艇上发现的炸药遗痕为环四甲撑四硝胺(HMX)。这是一种轻型炸药,比三硝基甲苯(TNT)炸药轻得多,但威力十足,适合水下引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原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均广泛使用。
报道写道:" 环四甲撑四硝胺比 TNT 轻得多,可使用相对较小的船运输,经验丰富的军事潜水员可以把它运送至波罗的海海底。"
按照这篇报道的说法,一些常见观点认为,考虑到炸断 " 北溪 " 管道所需炸药的重量,袭击者只能用较大船只或小型潜艇把炸药运至引爆位置,德方关于轻型炸药的发现与这些推测观点相左。
去年 9 月 26 日,俄罗斯向欧洲出口天然气的 " 北溪 -1" 和 " 北溪 -2" 系列管道发生爆炸泄漏,无法使用。各方普遍认为这一事件系 " 蓄意破坏 "。丹麦、瑞典和德国分别展开独立调查。俄罗斯多次呼吁共同调查、分享调查结果,却遭拒绝。
今年 2 月 8 日,美国知名调查记者西摩 · 赫什发表文章,援引消息人士,指认美国政府策划破坏 " 北溪 " 管道,派美国海军潜水员在管道上安放炸药,由挪威海军遥控引爆。美国和挪威方面否认这一说法。
3 月 7 日,美国《纽约时报》以美方情报机构为消息源报道,称情报显示破坏 " 北溪 " 的幕后黑手是一个亲乌克兰组织,乌克兰政府不一定知晓。然而俄总统普京 3 月 15 日对媒体说,所谓与乌克兰官方毫无瓜葛的亲乌团体制造了 " 北溪 " 管道爆炸事件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在海底深处制造威力巨大的爆炸只能由专家来操作,这需要得到国家层面的全力支持。从理论上讲,美国当然有兴趣中断俄罗斯向欧洲市场的能源输出,并向欧洲提供自己生产的液化天然气。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