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东南 2023-05-28
张文宏,获奖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2 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 26 日出炉,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及其团队的《新冠疫情下的全民抗疫与健康生活科普》项目获科学技术普及奖特等奖。

张文宏(左二)与团队成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供图

评审委员会方面称,张文宏致力于用公众能听懂的语言进行新冠疫情下的全民抗疫与健康生活科普,帮助公众用科学知识抵御病毒,对防控新冠疫情起到非常重要且积极的作用。

张文宏在受访时谈及新冠疫情的科普。他说,最近三年,大家关于疫情有很多争论,最终解开 " 疫情之谜 " 的其实只有科学。

他表示,要应对未知的恐惧,科学、透明 ( 的科普 ) 是最好的方法。科普的重要性不亚于医生在一线救治病人。

他认为,科普并非仅仅是用公众听得懂的语言去 " 翻译 "," 真正的科普是有思想的,能让公众理解科学的内涵。"

在他看来,科普首先要快," 如果科普没有在第一时间‘回复’,渴求流量的‘伪科普’就会在第一时间‘回复’。"

其次,科普还要从局部的真实性向整体的科学性靠拢。张文宏说,比如,病毒性感染肺炎,重症会出现白肺," 不仅仅是新冠病毒,流感 ( 病毒 ) 也会有白肺,但在其他情况下出现白肺,公众并不恐惧;新冠 ( 病毒 ) 感染的人数很多,即便其中白肺的发生率非常低,甚至低于流感,但网络上 ( 恐慌的 ) 声音多了,大家还是会 ( 对白肺 ) 感到恐惧。"

白肺对公众而言,是新的事物;但对医生来讲,是老生常谈。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做好相关科普?张文宏认为,这时候科普就要从局部的真实性向整体的科学性靠拢,比如多维度地介绍白肺,要优于 " 就事论事 " 地讨论某个单独病例。

总体而言,2022 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授奖了 316 项 ( 人 )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赵东元获上海市科技功臣奖。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狄增峰等 10 人获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两位外籍专家 ( 日本籍专家和田章、以色列籍专家伊塔玛尔 · 威尔纳 ) 获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奖。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编辑 段筠 /编审 邓文盈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复旦大学 流感 科学技术奖 张文宏 新冠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