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3-05-29
呼兰区:城市“微更新”推动文明大提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来源:冰城 +

哈尔滨日报记者 尹明

呼兰区以开展 " 萧红文化周 " 活动为载体 , 直面民生关切,精心雕琢城市细节,通过系列小改造、小修补、小提升,将点滴变化渗透进群众生活,让群众在 " 微更新 " 中感知城市温度,潜移默化中提升文明素养。

新 " 夜 " 态润泽城市文明。萧红故居和龙王庙是呼兰历史文化积淀核心区域。为填补 " 夜 " 空白,呼兰区对萧红故居进行夜景亮化。夜景照明设计采取远、近、内、外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线性灯光轮廓沟边、光线明暗层次变化、光影虚实交错融合,使故居建筑更显神韵 , 更具立体感,更添慢游文化氛围。同时,对萧红故居附近龙王庙古建筑进行修缮、保护和开发利用,按照 " 肌理不变、风貌不变 " 原则,加大周边环境、庭院建设、地面铺装 " 软硬兼修 " 力度,不断拓展城市文化空间,提升 " 域 " 价值。萧红故居新 " 夜 " 态和龙王庙新生态的联动互动,不仅把文化融入城市生活,留住了城市记忆,也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润泽了城市文明。

新模式彰显城市气质。对接群众需求,采取 " 传统美食 + 巴士美景 " 模式,推动从餐饮、消费到交通、文旅的跨界融合。以萧红故居为轴,打造民俗商业街、美食风情街和啤酒广场,使群众有更多的休闲空间、更热闹的消费场景,让群众幸福感就地升温。同时,围绕沿江沿河,推出呼兰 1 号专线旅游巴士。该条专线以萧红故居为起点,途经 " 呼兰河口湿地公园、乐途营地、大堡湾四季农场、小三亚 · 蒙古村、网红海 · 花田水乡 "5 个特色旅游景点,全程 26 公里。" 传统美食 + 巴士美景 " 既能在街头巷尾体验市井烟火,又能在 " 一碧万顷 " 中追寻 " 星辰大海 ",实现了 " 老味道 " 与 " 新动能 " 并存," 文艺范 " 和 " 烟火气 " 共生,彰显了城市气质。

新 " 颜值 " 提升城市能级。按照 " 一路一策 " 原则,对破损路面进行硬化改造,道路修补 2015 平方米,车行道碎修碎补 267 平方米,维修人行步道板 348 平方米,修整边石 413 延长米;施划萧红大道、呼兰河桥黄色禁停标线 4 处约 2 公里,施划彩色斑马线约 1500 平方米。同时,对 " 一百 " 等多处交通岗故障信号灯进行维修。通过 " 见缝插针 ",在南北大街、萧红大道、兰河大街等街路新增补植行道树 400 余棵,为城区环境提靓增色。回应百姓关切,施划 1606 个停车位,新建无障碍设施 89 处;新建或扩建小区内休闲运动场所,安装运动器材;理顺扣埋小区内各种 " 蜘蛛网 " 线路。同时,在城区主要出入口、重点路段、公园游园等处,打造以创建文明城市为主题的景观小品,使文明理念更接地气、更深入人心。" 微更新 " 扮靓了城市 " 面子 "、壮大了城市 " 里子 ",推动了城市功能发展与生活品质提升,实现了 " 城市成长 "。

新变化引领城市风尚。城市的文明程度不仅体现在宽敞整洁的道路、优美宜人的环境,还体现在群众的文明素质和城市风尚。为确保文化周过成文明周,通过 " 线上 + 线下 " 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大力倡导身边群众和党员干部,文明传播、文明交通、文明出游、文明就餐、文明经商、文明购物、文明上网、文明观演出,用文明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涵养城市人文精神,弘扬社会文明新风,既做美好生活的享受者,也做美好生活的创造者,推动城市更具向心力和凝聚力,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编辑 李洪霜

值班主编 寇青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