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盘水市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通过强化森林保护,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长效机制,全市康养资源、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贵州水城国家杜鹃公园 "" 黄果树瀑布源国家森林公园 "" 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 "" 牂牁江国家湿地公园 "" 中国红豆杉之乡 " 获得国家相关部委授牌。截至目前,六盘水市 " 国字号 " 生态名片增至9 项。
拥有良好的森林湿地资源,六盘水市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目前,全市已建成森林康养(试点)基地 6 家,创建省级森林城市 3 个,森林乡镇 19 个,森林村寨 70 个,森林人家 672 个,2022 年 11 月获批 " 国家森林城市 " 称号。
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六盘水市林业局供图
成绩背后,是六盘水市坚持不懈的努力——
强化规划引领。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全面规划、统筹发展的原则,有机衔接医养、养老、健康、体育、旅游等,编制印发《六盘水市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 年)》。同时,将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纳入《六盘水市 " 十四五 " 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六盘水市 " 十四五 " 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强化基地建设。依托丰富森林资源,建设以森林康养、运动、养身等调适人体机能、延缓衰老为目的的森林康养(试点)基地。目前,发展康养林 32180.94 亩,建设森林康养步道 79.3 公里,森林浴场 3 个,健康管理中心 2 个,医药馆 2 个,推动森林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林旅融合。通过深度融合娘娘山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野玉海度假区等景区,建成酒店 11 家,民宿(客栈)71 家,可用于接待床位约 2000 余张,大型餐厅 6 个以上,建成生态停车场 8 个、普通停车场 33 个,生态旅游公厕 48 余座等基础设施,建成游客接待中心、森林科普宣教中心、观景平台、生态观光索道、生态停车场等服务设施,为高质量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奠定基础。
来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