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3-06-02
京剧进校园,国粹润心田 | 省京剧院走进哈尔滨工程大学掀起“京剧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来源:冰城+

哈尔滨日报记者 于秋莹 文 / 摄 / 视频拍摄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黑龙江省京剧院策划打造 " 以美育人 以文化人 " 品牌项目,通过与省内高校联动,引导学子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5 月 31 日,由哈尔滨工程大学与黑龙江省京剧院联合举办的 " 青春传承 国粹润心 " 京剧文化主题展暨京剧传承基地揭牌仪式成功在青年群体中掀起 " 京剧热 "。此次活动在演出的基础上,增加了体验戏妆、戏服,京剧文化主题展、戏曲文化讲解和互动等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戏曲台前幕后的文化魅力,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让戏曲文化在当今校园继续焕发生机与活力,也让主题教育活动持续走深走实。

在京剧传承基地揭牌仪式上,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助理、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耿敬对基地的落成表示祝贺,并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品牌活动对繁荣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美育育人效果,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省京剧院院长李钟也在致辞中强调,接下来双方将持续推进 " 以美育人 以文化人 " 品牌项目,让更多的青年感受传统文化和红色经典的韵味及魅力,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用实际行动检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硕成果。仪式由本科生院副院长兼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任李蕊主持,工会主席赵镇、学生工作处副处长王超、团委副书记赵宁波、离退休处副处长李妍、水声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志军等参加。

京剧舞台上的角色之所以生动漂亮,还离不开其独特的妆容与精美的服饰。结合学生们的兴趣喜好,剧院此次专门推出了体验戏妆、戏服的环节。在演出前,剧院的专业人士为学生画戏妆,从眼睛、额头、脸部等每一个细节入手,边化妆边讲解。上妆、吊眉、贴片子、梳大头、戴头面 …… 以往只在幕后出现的环节被搬到台前,学生们也慢慢从好奇到参与,从参与到欣赏。画好戏妆,剧院 " 衣箱师傅 " 们又给学生们穿起了戏服。蟒、帔、靠、褶等,一件件绣工精美、色彩艳丽的戏服让同学们瞬间体会到了 " 穿越 " 的感觉,仿佛自己就是那《霸王别姬》中的虞姬,《文昭关》中的伍子胥。其他学生也在观看过程中领略戏曲之美、感受戏曲魅力、汲取文化精髓。

生旦净丑,唱念做打,青衣水袖 …… 随着音乐的响起,京剧演员们一颦一笑的手眼身法步,华丽的服饰,婉转柔和、铿锵有力的唱腔,深深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从传统京剧《卖水》《锁麟囊》《赤桑镇》《三岔口》等选段,到现代京剧《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选段,学生们沉浸于戏曲之美,陶醉于戏曲之趣中,大家情绪高涨,雷鸣般的叫好声和热烈的鼓掌声充斥了整个演出现场。

作为压轴节目,京歌《中国戏曲》彻底掀起了本次演出的高潮,随着铿锵乐曲的响起,演员们陆续登场。学生们在翻飞的水袖中体会着历史碾转交替,在抑扬顿挫的唱腔中感悟着中华传统艺术。

为了让学生们观看演出的同时也有参与感,本次演出还增加了互动环节。在现场教学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上台,跟着演员们学习表演动作、唱腔,对京剧的装扮、声腔、身段等专业知识形成直观认识。

学习互动中,拉近了学生们与戏曲的距离,让他们深刻感受到戏曲的魅力所在。现场,很多学生其实都是省京剧院的资深戏迷,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他们的叫好也非常专业,水声工程学院的李嘉暄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她激动地表示:" 其实身边很多同学都跟自己一样是京剧爱好者,能在自己的学院观看喜欢的演出,是一件自豪又骄傲的事儿,希望这样的活动能越来越多。"

国粹生香,余音绕梁;传承瑰宝,凝聚力量。京剧表达的是中国古典对于美的定义,京剧艺术所表达的圆润、和谐、收敛、含蓄的美,恰恰是我们传统文化中所特有的。接下来,省京剧院将继续乘势而上联合省内高校,持续推进 " 以美育人 以文化人 " 品牌项目,让更多的青年感受传统文化和红色经典的韵味及魅力,加深他们对戏曲艺术的理解和热爱,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美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编辑 于秋莹

值班主编 封娇

相关标签

京剧 哈尔滨工程大学 文化自信 本科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