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6 月 1 日上午 10 时许,盐城东台市五烈镇郑唐村,江苏惜禾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粮食种植示范基地田头,660 亩小麦已收获过半。灿烂的阳光下,几台大型机械在田野里来回穿梭。公司负责人吴舒涵拨下一根麦穗,数着数着惊呼出声:" 哇,42 粒!"
" 今年这片麦地平均穗粒在 39.7 粒,前期测产亩平 1050 斤,实际收下来铁定超过 1100 斤。"" 麦子收出水稻的产量,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啊!" 田边的几名老农补充道。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东台市夏收粮油累计达 100.67 万亩。眼下,85 万亩小麦已全线开镰。今年小麦一般穗数在 35-38 万穗 / 亩、每穗粒数 36 粒 / 穗以上,千粒重在 42g 左右,理论产量超过 1000 斤 / 亩。继去年夏收亩产历史后,今年将再获超高产。
麦子种植何以持续保持高产?" 天借势、人给力、技术新。" 东台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小麦生长后期,持续保持晴好天气,保证了穗数足、穗型大、粒重高。农业农村部门抓住新品种、新技术等关键环节,攻单产、增总产,重点推广镇麦 12、扬麦 23、扬麦 25 等中强筋品种,推广健身栽培、绿色防控、肥水运筹等关键技术,主推品种技术覆盖率达 98%。
" 我们筹措项目资金 700 多万元采购药品,免费发放给小麦种植农户,171 个统防统治服务主体全承包服务。" 上述负责人表示," 三夏 " 大忙开始前 10 天,全市农业农村部门全面摸排、准确掌握在用联合收割机保有量分布情况,东机西调,跨区作业。
在东台五烈镇的田野深处,记者看到,收割机来回穿梭,白色的鹭鸟翩翩起舞。田头路道,运粮车、小汽车相伴停靠,专家与老农畅谈农事。据吴舒涵介绍,公司的 4000 多亩粮田均在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推广示范基地和市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之内。张洪程院士团队跟踪服务,市、镇农技专家踏田指导,全程应用小麦机械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新技术。
扬麦 34、扬麦 28、盐麦 1 号、盐麦 5 号 …… 在东台市镇南村一片待收的田地里,翻滚的金色麦浪间点缀着一块块蓝绿色的牌子,这里是小麦新品种试种基地。" 今年惜禾公司种植的新品种都是试验试种之后优选出来的。" 吴舒涵自信满满。
在大海之滨的金东台农场,种植油菜 20 多年的张绿林今年尝试高密度种植取得了成功。张绿林告诉现代快报记者,3000 多亩油菜地划为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种植对照区。" 高密度种植区每亩油菜达 5 万多株,亩产油菜籽达 350 公斤。"
" 这是一个以前不敢想的高产量。" 据农业农村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研究员金永奎介绍,他们在这片田里安上了气象、土壤传感设备,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带着小飞机前来飞行监测。张绿林自豪地说,现在他的田地里全程实现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种植,不论身在何地,打开手机就能看到田里的情景。
据统计,截至 6 月 1 日,东台市 85 万亩小麦已收获 3.49 万亩,3.2 万亩大麦已全部归仓,12.47 万亩油菜籽已收获 8.84 万亩。
通讯员 董宣 张一峰 刘煜 现代快报 + 记者 姜振军
(通讯员供图 编辑 蒋文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