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苏宫新 记者 季雨)202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将于 6 月 7 日至 9 日进行。随着高考临近,考生和家长都在为最后冲刺奋力一搏。与此同时,有的不法分子也在蠢蠢欲动,围绕 " 高考 " 设立骗局。6 月 3 日,江苏警方精心梳理了一些高考之前 " 乱花渐欲迷人眼 " 的骗局,为广大考生和家长们保驾护航。
前不久,无锡学生朱某收到一条陌生短信,告知其添加 QQ 即可领取高考内部真题。朱某添加对方后,对方准确报出了他的学校、姓名和身份证号,朱某信以为真,先后缴纳 800 元资料费和 3000 元文件解压费。缴费完毕后,对方声称由于朱某之前的操作失误,文件被冻结,还需缴纳 5000 元 " 解冻金 "。这时,朱某意识到被骗,连忙报警。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此类诈骗套路其实很简单。每年都会有犯罪分子在网络平台或社交群聊中兜售所谓 " 高考真题 "" 绝密答案 ",并配上 " 准确率极高 "" 违约立即退款 " 等诱惑信息。待受害人上钩后,便会以 " 预付订金 " 等名义要求其转账汇款。还有一些犯罪分子会利用传送 " 样题试卷 " 等名义,向受害人的电脑或手机发送病毒,借机窃取受害人的身份信息及银行账户信息。
江苏省反诈中心提示,凡是涉及钱财,考生及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保持清醒的头脑,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避免上当受骗。遇到疑难问题,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查询核实,不要轻易将考生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信息泄露给他人。遭遇上述诈骗,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求助。
另外,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其保管和运送都有严格的管理措施,所有接触试卷的人员都实行封闭式管理。广大考生及家长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不要轻信所谓的 " 内部人员 ",不要在网上购买所谓的 " 高考真题 "" 绝密答案 " 等。购买涉密材料,本身也是违法行为。
△图片来源:江苏警方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高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