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3-06-05
新华社聚焦贵阳乡村数字治理:数字下乡 村务上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走进息烽县流长镇龙泉村,木屋楼阁,青瓦白墙,一排排改造过的农房与乌江美景相映成趣。龙泉村村民陆勇的房子是其中一栋,房内窗明几净,现代家居用品一应俱全。

陆勇的弟弟常年在外,陆勇陪着父母住在弟弟的家里,自己的宅子便闲置起来。" 房子没人住,再过几年就要成危房了。" 陆勇说。

如今,陆勇的房子被改造成了民宿,正待出租。陆勇拿出手机打开一款名为 " 村村 " 的 App 告诉记者,未来民宿的收益可以直接在这款 App 上提现," 没花一分钱翻新了空房子,还能赚钱,这桩心事算了了 "。

陆勇的心事得到解决是贵阳市大力推进乡村数字治理工作的成果体现。" 村村 "App 是贵州首个市级闲置农房盘活平台," 农村群众在我们的平台上发布闲置农房信息,投资者在平台选择农房入股改造,获得 20 年的房屋使用权,自住或对外出租。租金收益投资者占 6 成,平台公司和原户主各占 2 成。目前完成改造的民房有 80 多间,投入运营 36 间,户均年增收 1.2 万元左右。" 贵州水东乡舍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虹池说。

贵阳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数字乡村服务站副站长左希告诉记者,贵阳市近年来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 " 三权分置 " 模式,完成对农村宅基地申请、审批、监管、巡查、登记、办证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村村’ App 能够把农村闲置资源和城市资本对接起来,促进城乡要素流通,缓解了过去供需双方信息不通畅、农房交易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左希说。

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是贵阳市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为群众提供便利、为基层提升效能 …… 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技术在乡村治理场景中得到应用。

开阳县花梨镇十字村村民简益均曾经为查看自己账上的各项补贴、务工收入是否到账,需要花一个多小时到镇上的信用社柜台查看。如今,简益均只需要打开手机里的 " 黔农 e 村 "App,各项收入一目了然。

" 黔农 e 村 " 是依托于贵州省农村信用社 " 黔农智慧乡村数字服务平台 " 设计开发的一款 App,通过数字化手段,群众可以随时查阅了解国家惠农政策、村组财务收入、各类资金使用、农村集体资源和资产处置等。" 这些都是和我们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有事没事都会打开看看。" 简益均说。

一头连接群众,一头连接村委," 黔农 e 村 " 让基层工作更加高效。十字村村委会副主任秦尧告诉记者,过去村里使用经费,报账审批流程比较长," 一个账有时要几天才能报完 "。

如今,通过 " 黔农 e 村 " 的 " 三资 " 管理平台,报账全程线上完成,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记者在秦尧的手机上看到,最近一笔 36 万元的购置农机款,从发起申请到完结,整个流程仅用了两个小时。" 效能提升最突出的贡献是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需要敏锐地适应市场的变化,例如秧苗购买,如果是以往那样冗长的报账流程,容易贻误农时。" 秦尧说。

数据显示," 黔农 e 村 " 平台使用以来,花梨镇各村智能办公信息有 3994 条,党务公开发布情况 32 条,全镇村集体合作社线上报账累计支付 452 笔。

左希告诉记者,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发展、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最核心的应用场景是推进 " 放管服 " 改革,打通服务农村群众的 " 最后一公里 "。" 要从解决群众迫切需求和干部工作痛点的角度出发,努力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左希说。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