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06-05
打卡杭州国家版本馆,一次看遍江南版本文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6 月 1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这座有些低调而又神秘的 " 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 ",吸引众多关注。

中国国家版本馆 " 一总三分 ",总馆位于北京,三座分馆分别在西安、杭州和广州。目前,杭州国家版本馆(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已经面向个人开放。6 月 4 日,现代快报记者走进杭州国家版本馆,带你一探究竟。

△杭州国家版本馆

建筑大师几易其稿,废弃矿坑 " 变身 " 宋韵版本馆

迈进杭州国家版本馆的大门,仿佛进入了一张极具宋代风韵的图画之中。青铜屋面、夯土墙、木构吊顶,显示出雅致的传统美学;中庭的小土坡上,树木肆意生长,又如同古画中的青绿山水。你可能想不到,这如画一般的新馆,曾经是一处废弃矿坑。

杭州国家版本馆由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建筑艺术学院院长、普利兹克建筑奖首位中国籍得主王澍设计。王澍曾介绍,为了设计好杭州国家版本馆,他几易其稿,光一个 " 文润阁 " 的小小亭子设计,就历经了无数轮的推翻和修改。最终,团队以 " 宋代园林背景的藏书建筑 " 为命题,从宋代园林山水画中,提炼宋朝建筑特色与宋式美学精髓,打造出如今这座富有 " 现代宋韵 " 的建筑。

在版本馆里," 中国符号 "" 中式审美 " 随处可见。工作人员介绍:" 站在主馆隔池南望,未尽修饰的崖壁露出山石线条,如范宽《溪山行旅图》跃然眼前。西侧山顶草木茂盛,岩壁肌理如李唐的大斧劈皴,宛如《万壑松风图》再现 ……"

如果在馆内众多美景中评最热打卡点,青瓷屏扇绝对是第一名。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无论什么时间,青瓷屏扇边总是围着许多游客在拍照," 这个角度最好看 "" 它还上过央视《非遗里的中国》呢!"

据悉,杭州国家版本馆内一共采用了 251 樘青瓷屏扇,它们由浙江龙泉窑手工烧制的 7 万片纯青瓷片组成。每一扇屏扇门都可以调整,以呈现出不同的角度,既能排成一面平铺的屏风,又能展现折扇一般层层叠叠的质感,或深或浅的青绿交融,远眺仿佛一卷《千里江山图》。

约 250 万册(件)版本资源汇聚,一馆看遍江南版本文化

中国国家版本馆是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有着 " 一总三分 " 的格局,四馆各有特色:位于北京的中央总馆展现明清大国风貌,杭州分馆充满江南宋韵,西安分馆体现汉唐风韵,广州分馆则满是岭南新韵。

杭州国家版本馆又名文润阁,是国家版本馆 " 一总三分 " 中,唯一位于华东地区的馆。总建筑面积达 10.31 万平方米,位于杭州余杭区,不远处就是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馆内珍藏着约 250 万册(件)突显浙江标识、江南特色和长江流域特征的版本资源。

△观众在馆内参观

走进常设展 " 文献之邦——江南版本文化概览 ",展柜里约 2 米长的 " 雷峰塔经卷 " 格外引人注目。据了解,1924 年杭州西湖雷峰塔倒塌后,人们在砖孔中找到了这部经卷。卷首刻着 " 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王钱俶造此经八万四千卷,舍入西关砖塔,永充供养,乙亥八月纪 ",证明了它的来历——这是宋开宝八年(975 ) 吴越国王钱俶刻的。当时,钱俶为祈求国泰民安,便将部分塔砖钻孔,刻经 84000 卷,裹以黄绢经袱用锦带束腰,插入砖孔中再用木塞塞好,建造雷峰塔时就藏进了塔砖里。一千多年过去," 雷峰塔经卷 " 是江南地区现存较早的雕版印刷版本。

△ " 雷峰塔经卷 "

战国越王州句青铜剑、乾隆收藏过的宋版书《太学新增合璧联珠万卷菁华后集》、清道光年间四联官契、多种语言版本的《共产党宣言》……" 文献之邦——江南版本文化概览 " 分为 " 版本源流 "" 版本技艺 "" 版本内涵 "" 版本审美 "4 个单元,上到石器时代古人们刻画的符号,下到当代人收集的邮票、钱币,600 多件展品勾画出江南版本文化发展的脉络的同时,也在普及当代版本文化理念。

△《共产党宣言》

43 万人次打卡," 江苏基因 " 闪耀版本馆

在繁星一般的江南版本文化中,江苏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杭州国家版本馆展出的不少宝贝身上," 江苏基因 " 特别亮眼。

《永乐大典》是杭州国家版本馆的镇馆之宝,这部集中国古代典籍大成的类书成于明永乐年间,全书 22877 卷,11095 册,约 3.7 亿字,被称为 " 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据了解,《永乐大典》就是在南京编成的,在成书后曾被藏在南京文渊阁内。只可惜后来这套流淌着 " 江苏基因 " 的正本没能流传下来,如今我们看到的都是明世宗时期照它抄写的副本。

△《永乐大典》

而在今年杭州国家版本馆推出的 " 版印江南——中国版画版刻版本大展 " 中,更是有不少江苏元素。展览第一个单元 " 雕文织彩 ",就带观众们走进了明代的十竹斋里。明朝万历年间胡正言在南京创立十竹斋,采用饾版、拱花等多色套印技术,集绘、刻、印于一体的木版水印技艺,使木刻版画一跃成为具有独立价值的艺术作品。此次特展中的明天启七年(1627)刊印的《十竹斋书画谱》,是目前《十竹斋书画谱》最早的存世版本,保存完好,色彩鲜艳,极其珍贵。

△《十竹斋笺谱》

见证南京艺术水平的《芥子园画谱》、清代江苏书局刻的《直斋书录解题》…… 在展览里,总能与这些充满江南特色与江苏元素的文物不期而遇。

△《芥子园画谱》

" 版本馆热度一直很高,去年刚开馆的时候是一票难求。现在每天限额 4000 人,周末基本都会约满。" 工作人员透露,从 2022 年 8 月开馆至今,杭州国家版本馆已累计接待观众 43 万人次。

现代快报 + 记者 张文颖 / 文 钱念秋 / 摄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余爽)

相关标签

江南 杭州 广州 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